“故,朕欲将此等善举,扬光大。”
“岳父可在倭国,再行挑选一批身强体健、吃苦耐劳之青壮,送来京城‘深造’。人数嘛,多多益善。”
“此事,切记要办得‘周全’。务必让倭国百姓,感受到我大夏‘邀请’的诚意。万不可强迫,要让他们自愿前来,最好是让他们为了争抢‘留学’名额,打破头才好。”
“至于盘缠路费,一应开销,都从总督府的账上走。朕知道,岳父在倭国‘开源节流’,想必手头宽裕,不会让朕失望。”
写到最后,李睿的嘴角,已经咧到了耳根。
他几乎能想象到,周文海那个老狐狸,在接到这封信后,会是怎样一副精彩的表情。
先是看到“岳父”和“镇国长公主”时的狂喜。
然后是看到后面“请人”时的心领神会。
最后,当他看到“多多益善”和“总督府报销”时,那张老脸,估计会比吃了苍蝇还难看。
又想让马儿跑,又想让马儿不吃草。
不,是想让马儿自己掏钱买草料,跑死了还得把马皮马骨上交。
这事儿,也就朕干得出来了。朕的女儿,合该有这份排面!
李睿满意地放下笔,将这封足以让整个倭国都为之颤抖的“家书”,吹了吹墨迹,折好,装入信封。
“王德全。”
“奴婢在!”
“八百里加急,即刻送往倭国总督府。”
李睿将信递了过去,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务必,亲手交到周总督手上。”
“遵旨!”
王德全双手接过那封轻飘飘的信,却感觉重若千钧。
他知道,这封信一旦送达,东海对岸的那片岛屿,怕是又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了。
送走了王德全,李睿伸了个懒腰,浑身骨节出一阵噼里啪啦的脆响。
女儿也有了。
劳工的问题,也解决了。
真是双喜临门。
……
几天后,倭国,江户。
大夏总督府。
一骑快马卷着烟尘,如离弦之箭般冲破江户清晨的薄雾,马蹄踏在青石板上,溅起一串急促的火星。
信使翻身下马的动作干净利落,甚至带着几分踉跄,他高举着手中那封被火漆封死的公文,用嘶哑的嗓子拼命嘶吼。
“京师八百里加急!陛下密信!”
整个总督府,瞬间被这六个字引爆!
周文海正在后院,一边品着从大夏本土快马加鞭运来的极品大红袍,一边在心中盘算着石见银山这个季度的产出。茶香氤氲,庭院寂静,只有偶有微风拂过竹林的沙沙声。他眯着眼,琢磨着怎么才能在孝敬陛下的那份“大头”之外,让自己的小金库也变得更充实一些。
听到亲信急促的脚步声和通报,他端着白玉茶杯的手,依旧稳如磐石,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
但那双微微眯起的眼睛里,却闪过一抹鹰隼般的锐利。
八百里加急?从京师而来?
难道是南边那两个不成器的反贼,又闹出了什么幺蛾子,需要东南水师出动?
还是说,北边的瓦剌人又皮痒了,陛下要从倭国抽调军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