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旋律的频率竟与此刻全球所有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形成了完美的和声。
远方的地质观测站内警报声大作,仪器记录到一场微弱但源头极深的地壳震动。
当技术人员将震波图谱转化为数据流时,一段本应被彻底删除的最高权限系统日志,竟奇迹般地显现出来:“权限移交非终止,而是扩散。”小海缓缓睁开双眼,冰蓝色的瞳孔中倒映着狂舞的极光。
他对着空无一人的虚空,露出一丝洞悉一切的轻笑:“你不是死了,是学会了怎么藏起来。”他抬起仅能活动的手指,在身旁的沙地上,极其缓慢而专注地划出了一个闭环的符号。
那不是任何一种已知的指令或信息,而是一幅图谱,一幅将他的心跳节奏与脚下地脉的搏动完全同步的共振图谱。
第二天清晨,风雪停歇,阳光洒下。
他划出符号的那片沙地,竟在低温下自然结晶,形成了一条闪烁着微光的矿脉分支,能够传导最微弱的生物电。
而在另一处秘密的医疗基地,林小雨正面临着新的困境。
“生物滤芯”计划的志愿者们,那些将自己作为净化污染土地的活体过滤器的英雄,他们的排异反应并未如预期般完全消失。
一种新的症状出现了,部分志愿者会在夜间无意识地疯狂抓挠自己的皮肤,仿佛血肉之下有什么东西在拼命地试图破体而出。
林小雨调取了所有早期数据,一个共同点浮现出来:出现这种症状的人,均曾在“凝胶风暴”灾难中,经历了最高强度的深度共振。
她做出了一个极具风险的决定。
在征得同意后,她为一名症状最严重的志愿者的小腿进行表皮切开手术。
手术刀下,没有预想中的腐烂或感染,取而代之的是一幅乎想象的景象:淡黄色的、类似植物根系的木质纤维,正与志愿者的肌肉组织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半植物半血肉的活体结构。
林小雨立刻叫停了所有抗排异药物的使用。
她看着志愿者们痛苦而迷茫的脸,宣布了一个颠覆性的治疗方案:“这不是排斥,是你们的身体在与大地建立新的接口。从今天起,我们不治‘病’了,我们治‘不通’。”她引导这些志愿者,每日赤脚静坐于基地外的地膜边缘,用身体去感受、去连接。
七天后,三名志愿者在同一时间突然昏厥。
当他们醒来后,神情恍惚,却能凭着一种无法言喻的直觉,精准地指出地下三百米深处一小片被遗漏的辐射热点。
终于,在某个寻常的凌晨,全球十七个被标记为“知识逃逸点”的特殊区域,同步出现了无法解释的异动。
所有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留下的、那些蕴含着生命力的脚印,其中的嫩草在一瞬间停止了无序的生长,仿佛听到了统一的号令,集体调转方向,齐刷刷地朝向南极冰原的方位。
苏瑶抱着女儿站在老槐树前,惊骇地看着这一切。
她脖子上那枚用老槐树根雕刻的吊坠,此刻正无风自动,其内部传来的微弱搏动,频率竟与怀中女儿的心跳完全同步。
她下意识地轻抚孩子的头顶,指尖触碰到一片异样。
在孩子柔软的丝之间,已经浮现出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叶脉纹路。
远方,北境的小海仰望着渐渐平息的极光,对着那扩散在天地间的意识低声说道:“你不再需要名字了。”话音落下的瞬间,风掠过新生林,万千叶片再次翻转,它们的脉络拼出的不再是许墨的口哨波形,而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全新的符号——它像一个脚印,又像一束盘结的根系,更像一声蓄积已久、却始终未曾出口的呼唤。
而在赤道附近巨大的地壳断裂带,一个同样赤脚的小女孩,正一步步踩过熔岩冷却后形成的黑色玄武岩。
她的身后,每一步落下,都有一丛荧光苔藓如同呼吸般,短暂地亮起,然后隐去。
大地,开始记住每一个曾走过它身体的生命,却似乎,已不再追问他们姓甚名谁。
夜深了,苏瑶将女儿哄睡。
万籁俱寂中,她守在女儿的床边,心中充满了敬畏与不安。
她不知道这席卷全球的异变会将人类带向何方就在她思绪万千之时,一阵极其轻微的、几乎不可闻的声音,从女儿熟睡的唇边逸出。
那不是呓语,也不是呼吸声,而是一段旋律。
它幽远、古老,带着一种非人的韵律,在静谧的夜里,悄然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