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结果让身为席科学家的苏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屏幕左侧,是许墨遗留的静态脑波样本曲线;右侧,是刚刚捕捉到的异常风声信号。
二者并未完全重合,但右侧的信号,竟像是从左侧的样本中“生长”出来的一样。
本应是静态参照的曲线,此刻却像拥有了生命,在无任何外部输入的状态下,自地进行着演化,衍生出从未见过的逻辑分支。
而这个分支的最终形态,与那段风声的波形完美契合。
一个冰冷的系统提示框在屏幕中央弹出:【环境反馈生成教学协议v。2已激活】。
苏瑶猛然攥紧了拳,指节因用力而白。
她终于明白了。
那晚,她的小女儿在睡梦中告诉她,有一阵温柔的风在窗边哼着摇篮曲,她只当是孩子的幻觉。
现在看来,那不是幻觉。
许墨的思维模式,他那庞大如星海的知识体系,并没有随着他的消失而消亡。
它被这个以他为基础构建的空间彻底解构,化作了可以被风携带、被集体记忆感知的……知识风媒。
他正在通过环境本身,反向重构自己,或者说,反向“教导”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
在遥远的北方,冰原的至深之处,一座幽深的石穴内,许墨静静地盘坐着。
他的身体近乎与周围的冰壁融为一体,只有微弱的呼吸证明着生命的存在。
他能感知到,那个以他为核心构建的空间,已经彻底挣脱了个体意识的束缚,开始拥有自己的“生命”。
它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容器,而是一个主动的学习与反馈系统。
他尝试出最后一个指令,调用他亲手编写的初级制造功能,为自己生成一杯热水。
系统核心毫无情感地回应:【权限不足。
资源已重定向至十三营地净水模块。
优先级:集体生存】。
许墨的嘴角逸出一丝苦笑。
他不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他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的基础设施,一块会思考的基石。
他从怀中摸索出那个早已破旧不堪的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用冻得僵硬的手指,一笔一划地写下几个字。
“别等我回来,课还没讲完。”
纸页刚一写完,便从他指尖挣脱。
一股凭空出现的气旋将它卷起,在半空中撕扯成无数细碎的光点,如同一群光的萤火虫,顺着无形的轨迹,浩浩荡荡地向着南方飞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南部荒原。
小海正带领着巡逻队,艰难地抵御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沙暴。
风沙如同一堵移动的黄墙,吞噬着视野中的一切。
“快!进那个废弃管道!”小海嘶吼着,将最后一个队员推进一段锈迹斑斑的巨大金属管道内。
管道里一片漆黑,充满了铁锈和沙尘的味道。
小海打开应急灯,刺目的光束划破黑暗,照亮了粗糙的内壁。
也就在那一刻,他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