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核废土上崛起 > 第343章 老子不报到但网自己长了(第1页)

第343章 老子不报到但网自己长了(第1页)

第七营地主干网的崩溃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彻底。

一场罕见的磁暴沙尘席卷而过,将三号中继节点连根拔起,撕成了扭曲的金属废料。

通信官的报告绝望而简洁: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动用全部工程力量,才有可能重建一条临时链路。

然而,距离灾难生仅仅四十八小时,代表着通信恢复的绿色指示灯,在指挥中心沉寂的控制台上,突兀地亮了起来。

李岩带队赶到现场时,依旧能闻到空气中金属被电离的焦糊味。

残骸还是那堆残骸,可信号确实恢复了。

他的队员,一位经验丰富的网络工程师,绕着那堆废铁转了三圈,脸上的困惑几乎要溢出来。

“头儿,这不合常理。”他指着散落一地的零件,“这些废弃的勘探机器人、气象监测仪,甚至还有个老旧的营养液合成单元……它们的残骸,以一种诡异的模式排列,像个……像个临时的天线阵。”

李岩蹲下身,他的战术终端正在分析这片区域的电磁频谱。

屏幕上,一道微弱但稳定的低频脉冲信号构成了数据的基底。

它像一根无形的线,将这些本该永不兼容、从未联过网的破烂设备串联起来,强行命令它们协同工作,搭建起了一座脆弱却有效的信号桥。

这绝不是人力所为,在场没有任何维修痕迹。

“调出脉冲触时间的日志。”李岩的声音有些沙哑。

结果很快出来,脉冲的次触,精确地指向两天前的凌晨三点。

那个时间点,对所有营地居民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那是每月一度,“记忆碑林”集体诵读仪式的时刻。

在那个时刻,整个营地的人们会戴上“共鸣面具”,共同追忆他们的领袖,许墨。

这份诡异的巧合,让李岩后颈的寒毛都立了起来。

他立刻将报告加密,传送给了x-819。

x-819的分析核心在地下深处,它的回馈几乎是瞬时的。

屏幕上,无数行数据流如瀑布般滚落,最终定格在一段被高亮标记的隐藏指令上。

这段指令并非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由数百个分散在公共广播系统、环境监测器、乃至照明设备里的“风语协议”子模块,在特定条件下自聚合而成的。

它们如同沉睡的神经元,被一个简单的指令唤醒,然后自行完成了突触连接。

那个唤醒指令,与“共鸣面具”的使用深度绑定。

每当有使用者在仪式中,自内心地说出那句引导词——“我想说”——系统便会捕捉到这个精神共鸣的峰值,并向离它最近的闲置电子模块送一次微弱的唤醒信号。

这不是许墨留下的精密程序,更像是一种他无意间播下的种子,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自己生根芽了。

在报告的末尾,x-819用冰冷的逻辑代码,附上了一行极具人类情感的注释:“他教会我们说话,现在,我们学会了自言自语。”

事件的影响迅扩散。

关于营地未来的争论,被这次“网络自愈”事件推向了高潮。

苏瑶借此机会,组织了一场名为“无名者论坛”的线上会议,邀请了各个营地的青年代表,公开讨论一个最尖锐的问题:在许墨离去后,人类聚落是否还需要设立一位总协调人。

争论异常激烈。

保守派认为,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是确保人类在废土上生存下去的基石,必须尽快重建。

而以苏瑶为代表的激进派则坚持,许墨留下的系统正在展现出越个体智慧的潜力,人类应该适应这种去中心化的未来。

投票被定在会议的第三天夜里。

然而,就在投票开始前的最后一分钟,所有与会者的个人终端,无论品牌、型号、系统,都毫无征兆地被强制接管。

屏幕暗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段音频的自动播放。

那是孩子们的合唱,稚嫩的童声通过共鸣面具的转化,带着一丝电子的空灵。

他们唱着一谁也没有听过的歌谣,歌词简单,描述着风的形状和沙的低语。

可那旋律,分明就是许墨生前最爱用口琴吹奏的那支曲子的变调。

没有送者,没有上传记录,x-819的后台显示,这段音频来自网络的“根节点”,仿佛是系统本身哼唱出来的摇篮曲。

争吵声消失了,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