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
一声暴喝,如同平地惊雷,震得整个大殿都嗡嗡作响。
一身亲王服,如今已经蓄起了胡须,看起来越高大威猛的汉王朱高煦,大步从武将队列中走出,他那双铜铃般的眼睛,狠狠地瞪着对面一众文官。
“一群腐儒,懂个屁的军国大事!”
“瓦剌人是什么德性,你们不知道?那就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今日他敢称汗,明日他就敢挥师南下!”
“等到兵临城下,你们这帮只会动嘴皮子的废物,是能上马杀敌,还是能用口水淹死他们?”
朱高煦的话,粗鄙不堪,却也说出了所有武将的心声。
“汉王殿下!此乃朝堂之上,岂容你如此粗鄙无礼!”一名御史涨红了脸,指着朱高煦呵斥道。
“老子就无礼了,怎么着?”朱高煦一把推开那御史,直接跪倒在朱棣面前,声如洪钟。
“父皇!儿臣以为,凉国公此策,乃是万世之功!鞑靼已灭,若能再将瓦剌铲除,则我大明北方,将再无边患!”
“那些鞑靼人的草场,如今建起了多少羊毛工坊,为我大明赚了多少银子,这帮文官难道是瞎了眼看不到吗?”
“只要灭了瓦剌,整个蒙古草原,都将是我大明的牧场!战马、牛羊、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点钱粮,比起将来的收益,算得了什么?”
“父皇!打吧!儿臣愿为先锋,提三尺剑,为我大明,扫平草原!”
“臣等附议!请陛下下旨,北伐瓦剌!”
以新任的宋国公、颍国公为的一众武勋,齐刷刷跪倒一片,整个奉天殿内,杀气冲天。
一边是文官集团的苦苦哀求,痛陈利害。
一边是武勋集团的慷慨激昂,请战之声不绝于耳。
两股截然不同的意志,在奉天殿上空激烈碰撞,几乎要将这大殿的顶给掀翻。
朱棣看着下方争执不休,吵得面红耳赤的群臣,目光一转看向了下文官最前面站着的身影。
他先是朝着下方争吵不休的文武大臣们挥了挥手,让所有人都停了下来。
然后看向了朱高炽笑道:“太子,这件事,你怎么看?”
立马,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聚集到了朱高炽的身上。
朱高炽闻言脸上的表情不由一苦,这种事儿说实话,他是真的不想要参与。
而且他也很清楚,老爹既然把这件事都拿到大朝会上说了,那就是十有八九已经拿定了主意,准备实行了。
自己说什么其实都没有意义。
但现在朱棣既然问了,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却又不能不说。
所以他不由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抬起头,与自己的父亲对视。
他的脸上,此刻既没有惊惶,也没有激动或者是愤怒,依旧是那副温和敦厚的样子。
“父皇,儿臣也觉得此战需打!”
“因为只有扫清了瓦剌人,丝绸之路才能保证畅通无阻。”
“但儿臣觉得,此战的人选或许该做出一些调整,该让一些朝中的大臣随军一起前往,既是监督,同时也是把西北那边的情况,能够及时的汇报回来。”
“父皇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