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凡静静地看完。
“朕意如何?”苏若雪问。
“名正言顺。”宁凡缓缓道,“但尘妤为女,居蛮公之位,恐朝野多议。”
沈彦拱手道:“然她有功于边,抚蛮立制,若不封,则天下之心失平。”
苏若雪轻轻一笑:“若朝议不服,妾愿亲草《九公封诏》,于庙前公开诵读,以昭众心。”
宁凡凝望她的眼神里,有一种淡淡的疲倦与笃定。
“昔我以铁血定山河,今欲以笔墨安天下。”
他顿了顿,道:“若天下将士,皆知以火为德;若庙堂百官,皆行以德制权。玄朝,可立万世。”
夜幕降临,政事堂内烛火摇曳。
苏若雪仍伏案而书,笔尖滴下的墨光,在宣纸上扩散成一圈圈微暗的晕影。
李子清倚在窗边,望着远处宫墙外的星灯。
那灯光一盏盏亮起,如同在夜色中铺开的另一条文明之河。
“陛下此举,是真立法,不止立名。”她轻声道。
“是啊,”苏若雪答,“玄朝要走的,是从血到德,从火到光的路。”
风拂入堂,带来微微药香——那是来自太医院的气息。
不知何时,宁凡已立于门外,静静看着她们。
他的眼中,倒映着那一卷《德火宪章》的草稿。
“写完后,送至御前。”他说,“明日庙议,朕欲亲诵。”
次日清晨,宗庙大钟震响,声传京师。
白鸽振翅,飞过瓦顶。
庙前香烟袅袅,百官衣冠整肃,跪列青石丹陛之上。
宁凡登阶,身着冕服,手执玉圭。
太史高声宣诏——
“奉天承运,玄皇制曰:德火昭章,九公封位。以德辅政,以火明理。凡此九德,统御百官,化民成俗,永为国宪。”
诏声回荡之间,百官齐呼“万岁”。
而宁凡转身,取那卷《德火宪章》,缓缓焚于庙前的香鼎。
烈焰升腾,金文化光,映照他眉宇间的一抹红痕。
苏若雪立于殿阶之下,抬头望着那焰色,眼底有光,也有泪。
那一刻,她明白——玄朝的“火”,已不再是战争的火,而是文明的火。
当最后一缕烟化入苍穹,宁凡低声道:
“德火已成宪,从此天下共明理。”
钟声再鸣。
庙门缓缓合拢,石兽沉默,风过殿宇,带起一串长久的回音——
那是一个时代,从血与乱中,真正走向光与法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