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觉还真是,没有一点算术水平,第二道还真解不出来,他也是一时半会儿解不出来,后来去看了那三个人的答案,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解的。
还是忍不住问道:“但这不算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吧!算术没那么好,不见得就胜任不了监管的职位吧!”
杨震觉曹睿这个吏部尚书好像花钱买来的,要不然怎么会问出这种外行的问题?
突然有些不耐烦,直接道:“这太重要了,曹大人不妨想一想,从长安到洛阳八百里,路宽十丈,挑高三米,需要多少方沙石,多少平石板砖?一千个壮劳力如何分配?这些都算不来怎么监管?”
曹瑞愕然,因为他也完全算不过来,只觉得都是天文数字,尴尬一笑:“难怪杨大才子敢提修路计划,原来心中早有成算,看来以后吏部考核要多一项算术考核。”
杨震笑道:“这就对了,科举虽然也有考算术,但是占的比重太小,而且没有硬指标,所以朝廷官员有一大部分算术都不过关,要是没有师爷,账本都看不明白,很耽误政务的,只懂诗词和策论,根本无法应对复杂的政务。”
关于古人对数学态度,杨震心中早就吐槽了很多遍,他觉得华夏没有诞生工业文明,就是因为满朝文武都不重视数学的结果,都觉得数学是旁门左道。
要是把数学提高到和策论一样的高度,也不至于要挑选几个人才都这么麻烦,他们根本不明白数学才是生产力,诗词歌赋策论写得再好,都是空谈,在如何提高生产力方面,完全起不到什么作用。
此刻对着吏部尚书吐槽,心里痛快至极。
闻言,曹瑞的脸色微微有些黑,他觉得杨震在内含自己,但是没证据。
两人又聊了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杨震离开吏部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沉,余晖洒在青石板上,映出长长的影子。
一走出吏部的大门,杨震马上现不少注视自己的目光,马上自己组建路政司的举动太突然,已经引起了满朝文武的关注。
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介入,但是暗地里肯定高度关注的,毕竟朝廷的职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突然多出这么多职位,自然都有点想法,只因为他们家族里游手好闲的子弟太多,要是能安排个职位就非常不错。
一来解决了家族负担,二来可以知道路政司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些内幕。
只要觉得修路能成功,投一点银子,就有永久的分红收益,其次,修路所需要的材料都是大生意,要是能在路政司安排自己人,当个中间商,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世道艰难,什么生意都难做,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泼天的富贵。
杨震当然知道这些,知道过了今天不知道会有多少牛鬼蛇神找上门来,想要某个职位。
所以他就想到了出数学题的办法,而且题目要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但凡还想托关系谋个职位的,就用这种题目考他们,让他们知难而退。
毕竟,连这种简单的题目都做出来,怎么好意思到路政司当官?
还别说,杨震下午出了两道考题的事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第一题大多数官员费了点心思就算出来了,但是第二道可难倒了不少人。
无数官员抓耳挠腮想半天,也算不出答案来,突然断了去和杨震套交情的冲动。
有点怕交情攀上了,家族子弟被杨震用一道数学考教一下,闹出丢人现眼的笑话来。
此刻,杨震自然还不知道下午出了考题的事情已经在暗地里闹得沸沸扬扬,他觉得还有点时间,应该回工部去看看情况。
一到工部,杨震马上现所有看到自己的同僚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仿佛在看叛徒。
显然,工部的大部分官员对于自己组建路政司不来工部选人,而是去吏部选人极为不满。
马上明白,叶启刚和林尚霄回到工部之后,故意不给他们解释,想让他们来刁难自己,找自己的茬。
还真是小肚鸡肠,一点大局观都没有。
杨震有点无语,就他思考怎么开口比较好,有个肥头大耳的官员阴阳怪气地道:“当个路政使了不起啊!眼睛都长在头顶上了,只知道往天上看,我等都是小蚂蚁,看不到咯!”
杨震心中恼火,但是知道现在不是火的时候,笑道:“各位同僚,我知道你们对我的此次举动很有意见,但是大家不妨想想,修路这个工程不同以往。”
那个肥头大耳的官员打断道:“有什么不同,难不成你以为那些只会舞文弄墨的官员会修路不成?”
杨震笑容转冷,“他们确实没有修路的技术,我问你,这次修路需要起草筹集资金等条款,还需要起草分红等事宜,以及后续的管理问题,这些文书你会写吗?如果会就由你全权负责如何?”
那官员顿时语塞,涨红了脸,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杨震冷冷地扫了他一眼,“你就说这些文书你会不会写,如果会,我以后不会踏足吏部一步。”
那官员愣了愣,终于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杨震目光扫向其他人,“你们谁会起草这些能经过内阁审批的文书来?”
众人面面相觑,突然意识到这个工程还真不一样,不是修个宫殿,修个王府,也不是疏通河道,只需要大兴土木这么简单。
还有一系列大问题才是关键,如何起草一份朝廷和富商巨贾都可以接受的条款,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没有那些饱读诗书、精通律法的官员,还真难以胜任。
见他们看自己的目光稍微有所改观,杨震继续道:“修路自然需要各位同僚的鼎力相助,这一点本官非常清楚,但是你们别忘了,只要这个大工程一启动,得到最大利益的就是工部,如果路政司的官员都是工部的人,你们扪心自问,觉得这合适吗?”
闻言,他们再笨也反应了过来,工部要是想吃独食,所有好处都要占尽,那其他部门必然心生不满。
到时候就不是这个工程能不能顺利进行的问题,被他们在大朝会上随便挑出一点错处,就是被人口诛笔伐的下场,而且一个为工部说话的官员都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