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 第511章 战事不顺(第1页)

第511章 战事不顺(第1页)

犹豫再三,王凝之还是决定出兵,先为荆州解围。

他下令调弘农太守慕容绍南下,经卢氏,走洛南,进攻上洛;命卢氏守将李盛领军西进,袭扰武关道,干扰秦军后方。

除此之外,王凝之还上书朝廷,要求豫州刺史谢石出兵南阳,支援荆州,益州刺史毛穆之与梁州刺史王献之,出兵汉中。

至于雍州刺史谢玄和幽州刺史刘牢之,则继续保持对秦国的进攻。

但远水难救近火,在各路援军、包括桓冲自己率领的荆州军北上之前,苻丕和杨安便会合韦钟的汉中军,攻破了顺阳,活捉太守丁穆。

至此,秦军已经打通关中和汉中到荆州腹地的通道,相距荆州重镇襄阳,不过百余里。

桓冲听闻北方各郡皆已落入敌手,便率军止步于襄阳,一面集结军队准备反击,一面向朝廷上书请罪。

王凝之的目的总算达到,但付出的代价有些太大了。

不过事情已经展到这一步,王凝之只能补救,不能放弃。

他传信建康,让郗按原定计划,宫中下旨召桓冲回京解释,以桓石民接任荆州刺史,命桓石虔为冠军将军,都督沔北诸军事。

在各方的运作之下,秦军终于在襄阳面前停下了脚步。

战事陷入僵持之后,王凝之率军南下,来到南阳郡郡城宛城,与桓石虔相见。

桓石虔守孝三年,天下形势已然大变,王凝之拿下并州,晋封周王,掌控大半个晋国,代晋的势头,远当年的桓温。

见桓石虔在城外躬身相迎,王凝之跳下马,上前扶起他,笑道:“几年未见,镇恶怎么变生分了。”

桓石虔说道:“礼不可废,周王殿下到此,怎可不率众相迎。”

王凝之拉着他的胳膊进城,“戎马之间,哪里顾得上这些,眼下情况如何?”

“秦人大军约有十万之众,分兵驻扎在顺阳(今河南南阳市淅川县)和武当(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两地,”桓石虔边走边说:“荆州军分布在襄阳、宛县和新野等地,与秦军暂时未有大规模交战。”

两人走到府内,王凝之坐了主位,问道:“听闻顺阳和魏兴两郡太守都被秦人所掳,不知后续如何?”

桓石虔摇摇头,“还不清楚,未有确切消息传回。”

王凝之沉吟片刻,还是决定解释一下,“此次秦军入境,我从河东和盛乐出兵,进攻关中和朔方,本意是围魏救赵,为武关解围,为何荆州局面这么快就崩坏至此?”

桓石虔叹了口气,“防守松懈,应对又不及时,长安增兵都比江陵来得快,如何能守得住?魏兴和顺阳两地,本无多少守军,太守又不通军事,城池接连失陷,实属正常。”

简单来说,就是荆州军对秦国从汉中进攻魏兴郡并无防备,武关道倒是有防备,但是救援不及时,反被秦军率先增兵,一举攻破。

王凝之见他没有怪自己的意思,暗自松了口气,说道:“荆州这几年有些动荡,上洛等地又是从司州新划给荆州的,说起来我也有责任。”

桓石虔摆摆手,“不说这些,城没守住,仗没打赢,怎么也怪不到周王身上。”

“那就聊聊后续安排,”王凝之顺势说道:“如今我已命人从弘农和卢氏出兵,骚扰武关道,秦军要么战,要么撤,应该不会在此拖延。”

桓石虔厉色道:“不能就这么放走他们,荆州此番损失惨重,一定要让秦人付出代价,血债血偿。”

王凝之点头道:“那就一起出兵,襄阳守军向西移动,进攻武当,阻止他们从魏兴返回汉中,你从宛城出兵,进攻顺阳,我调司州军进攻上洛,将这支秦军合围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