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微微跳动,他的眼神随之扫过人群。
那一双眼,不再像方才那样冷彻。
多了一层厚重的光。
“这些朕都记着。”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几分:“朕从不惩无辜,也绝不负忠勇。”
话落的那一刻,许多人的心弦,微微颤了一下。
赵烈第一个抬头。
他还跪着,浑身僵硬,却控制不住心头的震动。
他看着火光中的萧宁,心中翻涌如潮。
那人,不再是平日里那个与他们饮酒、同守的宁兄。
那是——他们的大尧之主。
萧宁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赵烈。”
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
赵烈一愣,立刻伏地叩:“臣在!”
“你与主帅沈铁崖镇守燕门,粮草不继仍能固守三十六日,保得城未陷半寸。”
萧宁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稳稳落地。
“此功,不可没。”
他目光略移,望向蒙尚元。
“传令兵部,封赵烈为游击将军,仍镇平阳,赐虎符半面,待北境平定,再议升迁。”
赵烈愣在那里,久久没能反应。
那声音落下的瞬间,整个人像是被雷击中。
“陛……陛下!”
他猛地叩头,声音都在抖。
“臣……臣何德何能,受此重恩!”
萧宁只是淡淡地道:“有功便赏,这是国法。”
“你守城之志,是北境军魂,不是恩典。”
赵烈喉头一哽,热血冲到眼眶。
他再度叩,额头重重砸在地上,出清晰的声响。
“臣,必不负陛下厚恩!”
“生死之后,唯陛下一心!”
帐中一片寂静,只有他那一句话,在风声中久久回荡。
萧宁微微颔,神色仍旧淡然。
随后,他的目光又落在一名肩头裹着血布的军士身上。
那是李参,一名千夫长。
在上月的遭遇战中,他中箭三处,仍带队突围三十里,救下两营残兵。
萧宁点了点头。
“李参,战中负伤,仍执旗不倒。”
“赐白银百两,升偏将。”
李参怔住,随即重重叩,泪水滚落在地。
“臣……谢陛下隆恩!”
“好好养伤。”萧宁淡淡道,“待北境平定,朕还要你带兵南还。”
李参再度伏地,不敢抬头。
萧宁又转向另一侧。
“张讷。”
“臣在!”
“你夜守西垒,弓断箭尽仍死战不退,救三百人于陷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