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 第362章 比107的战损比(第1页)

第362章 比107的战损比(第1页)

利用地形作为掩护,从低空突进拉近交战距离,是现代空军当前比较常用的方式。

这种方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没有高度。

在航炮对射空战时期,掌握更多高度的一方,便是掌握更多胜算的一方。

在这个时期里,空战的形式是机枪或者机炮对射,是直射互怼,谁占据了对方的后半球位置,谁就掌握了胜利。

而在这个过程中,谁的度更快、谁的机动更灵活,谁就占据优势。

这便要求有更多的动能。

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便是拥有更多的高度,按照动能转换原理,用高度换取动能是最有效的。

在近距格斗中,战斗机飞行员的作战训练重点,是如何抢占敌机后半球位置,所有的空中机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点。

而在空空导弹出现后,这种方式被改变了,但衔尾攻击的原则是没有变化的。

换言之,空空导弹依然是尾随攻击,从敌机的后方进行攻击,因为初代空空导弹是红外制导,而战机热源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动机喷口这个位置。

红外制导导弹很傻,眼里只有热源,而不是锁定了目标就一直追击到底,一旦这个热源消失,导弹要么自爆,要么因为燃料耗尽坠毁。

于是,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就出现了,就等于是有了眼睛,锁定了目标,只要目标没有脱离锁定范围,导弹便会一直追着目标跑,直到燃料耗尽。

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优点——可以实现迎头攻击。

换言之,不必再去费尽心思抢占目标的后半球位置了,直接迎头对冲也能使用导弹进行攻击,这一点是红外制导导弹做不到的。

而下视攻击能力,是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升阶版本了。

要知道,地面是有雷达杂波的,雷达从上往下看会受到这些杂波的影响,想要精准打击目标,就要求雷达具备分辨哪些是地面地形的杂波信号,哪些是目标的反射信号。

这无疑是绝对的高尖端技术了。

pL-17无疑是开创性的新式空空导弹的代表之作了。

按照东大空空导弹的划代标准,pL-17属于第四代产品,第三代经典产品是pL-15。

pL-17犹如流星一般飞射而下,在距离3o公里的时候,苏军的战机的雷达告警器连续不断地响起来。

好些飞行员都很懵,完全不知道导弹威胁从哪来。

老毛子的飞行员军事素质是比较过硬的,他们有条不紊地进行规避机动,在规避机动的时候保持着基本的队形,并没有乱。

显然,这一批负责低空突进的飞行员是要强一些的。

只是,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从高空俯冲下来的pL-17,在进入3o公里阶段后的度有多恐怖!

好些苏-27刚刚做完一个规避机动,pL-17就到了,甚至一些导弹直接就是碰撞之后才爆炸。

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弹射逃生的机会非常低。

一架苏-27在规避的时候错误判断了航高,一头撞在了山上,直接撞爆。

追击这架苏-27的pL-17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导引头在两秒钟之内自动做出决策,攻击下一个备份目标,导弹竟然做了一个2o个g大过载机动,灵活地规避了山体,奔向第二个目标!

这种智能性能在8o年代末简直是黑科技!

第二次齐射6o枚pL-17击落了61架敌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