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们纷纷上前向方南和石头告别,赶着满载赏赐的马车队伍,朝着城外封地方向,浩浩荡荡地驶去。
国公府朱漆大门,这些时日几乎未曾合拢过。
当真应了那句“踏破门槛”的俗语,被各色官靴、绣鞋踏得越光亮,门房的小厮们都私下嘀咕,是不是该请工匠来加固一下了。
府门前宽阔的青石街道,从清晨到日暮,被各式华丽的马车、轿子塞得水泄不通,喧嚣鼎沸,热闹程度堪比东西两市。
前来恭贺的人群络绎不绝,来的都是各家勋贵府邸的家主和掌事的夫人诰命。
方南如今可是京城权贵眼中一块无与伦比的“香饽饽”。
年龄刚满二十,已是实打实凭借不世军功封了郡公,开国以来这般年轻的实权郡公能有几人?
方南头上还顶着乡试解元的光环,春闱会试在即,金榜题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如此一个集家世、才华、功业、相貌于一身的年轻俊杰,简直是所有待字闺中少女的梦中佳婿,所有渴望家族更进一步的权贵们眼中最理想的联姻对象。
府上的客厅、花厅甚至偏厅,几乎时刻都坐满了来访的客人。
宾客们言笑晏晏,寒暄客套,恭维祝贺之词不绝于耳。
随同前来的闺秀们,精心打扮,环佩叮当,矜持端坐,落落大方展现才学与教养。
后院是老太君和方王氏的主战场。
各位诰命夫人携着自家女儿、侄女、外甥女前来拜会,美其名曰“给老太君请安”、“与方夫人说说话”。
老太君和方王氏自然是乐此不疲,看着眼前一个个如花似玉、家世相当的姑娘,两人脸上笑开了花。
方南穿梭于前厅后院,应对一波又一波的客人。
纵然已是宗师之境的体魄,气血旺盛,精力远常人,从早到晚的迎来送往、虚与委蛇、重复无数遍的客套话,也让方南感到一种自内心的疲惫。
老太君和母亲时常会找个由头。
“南儿,快来见见xx夫人,你小时候她还抱过你呢”
“南儿,这位小姐对西域风物颇感兴趣,你来讲解一番”
方南被叫到后院,置身于一群莺莺燕燕之中,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大胆和羞涩的目光在身上逡巡。
方南只能硬着头皮,维持着风度,简单应答几句,然后便寻机告退,落荒而逃。
方南几乎要被压得喘不过气,琢磨着是不是该以备考为名躲到封地去清静几天。
这日午后,方南刚送走了一拨来自某位侯府的家眷,坐在偏厅揉着眉心小憩,茶还没喝上一口,门房便来报,赵王府的管事求见。
一位身着体面、举止得体的中年管事被引了进来,对方南恭敬行礼后,呈上了一封制作精美的请柬。
“小的奉赵王殿下之命,特来给郡公爷送请柬。”管事笑容可掬。
“殿下于明日在别院举办一场文会,特命小的前来,恳请郡公爷务必赏光莅临。”
“文会?”方南心中一动。
若是平日,方南对这种文人聚集、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的场合兴趣不大。
但此刻,比起在府里无休止地应酬各色带着闺女来的宾客,去参加文会简直等同于放假出游。
方南脸上露出了这些天来最真心实意的一个笑容,对管事道:“请回复赵王殿下,承蒙殿下盛情相邀,方南荣幸之至,明日定准时赴会。”
管事见方南答应得如此痛快,脸上的笑容更盛,说了几句客套话,心满意足地告辞复命去了。
送走管事,方南心情大好,想着明日该如何着装,是低调些还是正式些,两个清脆欢快的声音在身边响起。
“少爷!少爷!听说您明天要去参加赵王府的文会?”春桃和秋菊两个小丫鬟一左一右地围了上来,两双大眼睛亮晶晶地,满是期待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