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长面容清癯,三缕长须飘洒胸前,目光清亮有神,周身配饰如罗盘、玉佩等一应俱全,行动间宽大的道袍袖摆随风微动,端的是仙风道骨,气度然。
方南乍一看,差点没认出来,仔细一瞧,才愕然现竟是平日窝在河边作坊里、不修边幅、满身烟火气息、只顾埋头搞研究的“科学狂人”艾道长。
方南心中先是一惊,随即差点笑出声来,给艾道长这惊人的变身点了个大大的赞。
艾道长行至厅中,对着老太君和方王氏从容稽,声音清朗平和:“贫道玄明,见过老太君,见过夫人,闻听贵客莅临,特来拜见,愿福生无量天尊,保佑府上安康顺遂,福泽绵长。”
老太君和方王氏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得道高人,被艾道长这出众的卖相和气场所慑,起身回礼:“道长多礼了,快请坐。”
艾道长微微一笑,并未就坐,目光温和地看向老太君,缓缓道:“贫道方才于静中行持,忽觉府上祥光萦绕,瑞气升腾,心知必有贵德之人临凡,故此特来相见。”
“今日得见老太君,方知是积善之家,厚德载福之相,老太君眉宇间慈光隐现,乃福寿双全之兆,晚年必享儿孙绕膝之清福,家宅兴旺,门庭赫奕。”
这番话可谓直接说到了老太君的心坎里,闻言顿时喜上眉梢,对方王氏道:“你看看,道长真是好眼力!”
方王氏也是附和:“母亲一向慈悲为怀,自是福德深厚。”
艾道长又将目光转向方王氏,略一端详,便颔道:“夫人亦是有福之人,性情温良,持家有道,相夫教子,乃贤德内助之典范。”
“观夫人气色,家宅和睦,夫君仕途平稳,子女皆非池中之物,尤其麟儿……”
艾道长恰到好处地顿了顿,含笑瞥了方南一眼,“乃文曲武曲双星照命之格,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必为国之柱石,光耀门楣。”
这话听得方王氏心花怒放,对艾道长更是深信不疑。
老太君迫不及待地问道:“不知道长在哪座仙山修行?今日得遇道长,实乃缘分。”
艾道长拂尘一摆,姿态潇洒:“贫道乃云游散人,偶在此处结庐清修,参悟造化玄机。”
“此地虽非洞天福地,然山水交汇,亦藏灵秀之气,尤其得贵人经营,人气汇聚,渐成一方小福地。”
“老太君与夫人若得闲,可至村东的道观走走,那处是贫道平日清修之所,虽简陋,却也清净,可沾些山野清气,于身心亦有裨益。”
“自是应当去拜谒的!”老太君来了兴致,转头对方王氏说,“既来了,必要去道长宝观上一炷香,祈求家宅平安,南儿前程似锦。”
方王氏自然无有不从。
方南在一旁看着,心中大定,暗忖这艾道长果然是个妙人,演技精湛,投其所好,根本不用自己额外操心。
眼见目的达到,艾道长便适时地再次稽:“贫道不便过多叨扰贵客休息,暂且告退。”
老太君忙道:“道长何不留下用了茶再走?”
艾道长面露淡然脱之微笑,捋须摇头:“多谢老太君美意,然贫道修行之人,早已渐避五谷,餐霞服气,不食人间烟火久矣。”
“老太君、夫人一路劳顿,还请好生歇息。若有闲趣,可随时来清微观寻贫道清谈。”
说罢,艾道长再次一礼,便带着两个徒弟,翩然离去,那背影,真是洒脱出尘,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番做派,更是把得道高人的形象刻入了老太君和方王氏心中,两人连连感叹真是遇到了活神仙。
方南忍着笑,起身道:“祖母,母亲,我送送艾道长。”
送到府门口,眼见左右无人,方南终于憋不住,压低声音笑道:“好你个艾道长,今日这出仙风道骨,真是炉火纯青,差点连我都没认出来!”
艾道长此刻脸上那然物外的表情瞬间收敛,嘿嘿一笑,也低声道:“少爷过奖,老本行罢了,总不能丢了祖师爷的脸面。”
“再说少爷您吩咐要把老太君陪好,属下自然得投其所好,保管让老太君和夫人这几日开开心心,觉得不虚此行。”
方南笑着点头:“甚好!等祖母和母亲过两日回去了,咱们就去河边作坊,金属定装弹药的研究得抓紧了。”
“少爷放心,属下晓得轻重。”
艾道长点头,随即又端起了那副世外高人的架子,朗声道,“方居士留步,福生无量天尊。”然后拂尘一摆,飘然而去。
方南看着艾道长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回府。
刚回到厅堂,小玉儿就跑了过来,拉着方南的衣角:“哥哥,这里不好玩,带玉儿出去玩玩嘛!”
老太君见状,便笑道:“罢了,你们年轻人自去玩耍,不用一直陪着我这个老婆子,南儿,带你妹妹去街上逛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