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功夫,一个栩栩如生的燕子风筝就做好了。
方南又做了几个菱形风筝,用彩笔在上面画上吉祥的云纹和福字。
看着哥哥手中从未见过的稀奇玩意,小玉儿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围着方南问个不停。
方南笑着牵起妹妹的小手,来到院子里,示范如何放飞。
方南让小玉儿拿着风筝,自己拉着线,逆着风小跑几步。
风筝借着秋风,摇摇晃晃地升上天空,越飞越高。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
小玉儿和旁边的春桃、秋菊两个小丫鬟都出了惊喜的欢呼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天空中那翱翔的“燕子”。
“哥哥好厉害!飞得好高呀!”
小玉儿兴奋地拍着小手,蹦跳着要去拉风筝线。
方南怕风大妹妹抓不住,便半蹲着,将线轴交到小玉儿小手里,自己的大手则稳稳地覆在上面,小心地控制着。
玩了一会儿,小玉儿觉得不过瘾,嚷嚷着要去更宽阔的地方放风筝。
方南抱起小玉儿,叫上春桃、秋菊,带上石头和小狼旺财,一行人乘坐马车,出了城门,来到南郊一片开阔的草地上。
秋日的午后,阳光和煦,微风习习,正是放风筝的绝佳天气。
方南给妹妹和两个小丫鬟每人一个风筝,教她们如何放飞。
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自在翱翔,小玉儿高兴得咯咯直笑,牵着线在草地上奔跑。
春桃和秋菊也玩得忘了形,裙裾飞扬,脸上洋溢着自内心的快乐。
小狼旺财更是兴奋得上蹿下跳,追着风筝的影子撒欢狂吠。
方南护着小玉儿,生怕妹妹跑得太快摔着,或是被风筝带倒。
石头守在一边,看着马车注视着四周。
这放风筝新奇的一幕,吸引了周围不少同样在郊游踏青的游人。
衣着光鲜的富家子弟,普通的百姓,都从未见过能飞得如此之高、如此之巧的纸鸢,纷纷驻足围观,脸上露出惊奇和羡慕的神色。
有几个胆大的人上前来,客气地询问方南:“这位公子,恕我等眼拙,不知您这……这能飞上天的奇巧之物,是在何处购得?真是前所未见,妙不可言啊!”
方南闻言心中一动,这个时代确实还没有“风筝”这种东西。
这看似简单的小玩意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方南当下便对那几位询问的人笑道:“此物名为‘风筝’,是在下闲暇时琢磨出来的小玩意。诸位若喜欢,再过七日,可到东市镇国公府名下的‘杂货坊’去看看,届时应该会有售卖。”
众人一听,纷纷记下,一位衣着华贵的男子表示:“我定要买上几个,送给家中的弟妹们玩耍。”
尽兴而归,小玉儿因为玩得累了,很快便在嬷嬷怀里沉沉睡去。
方南找来方伯,叫了几个府里的匠人。
方南在院子里再次演示了风筝的放飞,让方伯和匠人们震惊不已,啧啧称奇。
“少爷,这。。。这纸鸢怎能飞得如此稳健?”一位老匠人不可思议地问道。
方南微微一笑,解释道:“这其中关键在于平衡,风筝的重心要适中,左右对称,尾部还要加上适当的飘带,以保持稳定。”
“你们看,这竹架的粗细要均匀,绑扎要牢固但又不失灵活,蒙纸要绷紧,不能有褶皱。。。。。。”
方南将风筝的制作原理、选材要求、扎制技巧、平衡调整等关键要点,一一传授,并当场画了几种常见风筝的造型图样,如沙燕、蝴蝶、金鱼等。
“方伯,您看此物可能售卖?”方南笑问。
方伯是何等精明之人,立刻看到了其中的巨大潜力:“少爷奇思妙想,此物不仅孩童喜欢,便是大人见了也觉有趣,若能制作售卖,必定风靡京城。”
“老奴这就组织人手,挑选灵巧的工匠,开始大批量制作各种样式的风筝,保证七日后,‘杂货坊’准时上市!”
方伯雷当即吩咐下去,派人采购大批竹篾、韧纸和丝线,召集工匠研究图样,分工合作,准备在杂货坊辟出专门区域陈列风筝。。。。。。
晚膳时分,方乐山从衙门回来了,饭桌上对猪肉做的菜肴赞不绝口,连喝了两碗排骨汤。
饭后,方乐山叫上方南到书房,将贡院舞弊案的事情说了。
徐怀楚、李安才及一干涉案官员均已被打入天牢,家产查抄。
方南的试卷已被找出,正在由赵王和几位大儒重新评阅,不日即将张榜。
届时皇帝还要召开朝议,彻底定案处理那些人犯。
“南儿,此次你能沉冤得雪,实属万幸。”方乐山神色凝重,“朝中局势复杂,你日后为官,须得更加谨慎才是。”
方南听了,面色平静,这一切本就在预料之中。
“父亲放心,孩儿明白。”方南回应,“科举乃国家抡才大典,岂容宵小之辈肆意妄为,此次陛下圣明,彻查此案,必能还天下士子一个公道。”
方乐山欣慰地点点头,又道:“你近日在府中也好,避避风头,待放榜后,再作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