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守军疲惫、士气低落时,再命令协从营起总攻,往往事半功倍。
每下一城,楚军士兵立刻封锁城门,除了年轻女子,将城中所有扶桑百姓尽数驱赶出城,只允许携带少量口粮衣物。
稍有迟疑或反抗,楚军的刀锋便毫不留情地落下。
被驱赶的扶桑百姓,纷纷涌向下一个城镇,沿途处处可见扶老携幼的逃难人群,田地荒芜,村镇凋敝。
被留下的年轻扶桑女子,被集中看押,由小股部队押送往后方。
中路是镇国公与方南率领二万多楚军,军前是十一万嗷嗷待战的协从营沿着通往京都的官道前进。
所过之处,沿途小城、砦堡望风而降,稍有抵抗,立刻被协从营的狂潮淹没。
后方博多城,天王原大捷的消息,让东瀛道观察使衙门陷入了忙碌之中。
博多港的码头,船只桅杆如林,日夜不息。
卸下的是成船的粮食、军械、物资,还有一批批的大楚移民。
观察使王守仁的案头,堆满了文书和前方战报。
“通知朝廷和岭南道,移民招募数量翻倍,告诉他们,扶桑大局已定,遍地沃土,移民来了就有田种,有屋住。”
“工部调拨的匠户船队到了没有?各城重建急需木匠、瓦匠、铁匠。”
“户部核准的安置银和耕牛、种子,必须尽快到位,移民到了就开始耕作”
“还有那些送来的扶桑女子登记造册,按各城池移民中适龄未婚男子数量比例,尽快下去,告诉各城接收官员,务必妥善安置。”
王守仁放下笔,走到窗边,看着港口和远处的城池轮廓,感慨万千:“天王原一役定乾坤,五万破四十万,如今三路大军齐,扶桑全境纳入版图,指日可待!”
一旁的幕僚眉头微蹙,“大人,移民缺口太大了,初步估算,东瀛道非五百万移民不可,如今才几十万,杯水车薪啊!”
王守仁也是为移民数量愁,略微思索,吩咐幕僚“这样,你起草一份奏章,把这里的问题说的严重一些,八百里加急往京师,请朝廷加大移民力度。”
“是”幕僚躬身应道。
被大楚军队攻占的博多、大垣等几座大城。
城池内,街道被清扫干净,残破的房屋正在修缮和重建。
大楚的旗帜在城头飘扬,来自大楚天南地北的移民们,在官府吏员的带领下,涌入城中。
农夫听着吏员宣布“按户分田,三十亩起步,三年免税!”的政策,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商人打量着临街的铺面,盘算着开设布庄、米行、杂货铺,打听扶桑特产的行情,准备运回大楚贩卖。
匠户被分配到官办的铁匠铺、木工作坊,修理缴获的军械,打造农具,重建房屋。
一批批从前方押送来的扶桑年轻女子,经过简单的梳洗,被集中到城中的官衙前。
适龄的未婚男子排着长队,在官府的主持下,挨个抓阄,抓到的兴奋的冲到台上进行细心的挑选。
城外,新划分的村落也开始有了炊烟,移民们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屋舍。
农夫们清除杂草,平整土地,播下来自故土的种子,孩子们在陌生的田野间奔跑嬉戏,生活的希望已然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