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屏幕上的三维图像定格在那枚环形符号上,金属管道内壁的刻痕在探测机微弱的光源下泛出冷灰的光泽。林晚指尖悬停在放大键上方,尚未松开。陆离站在她身侧,呼吸微沉,目光锁住那组交错弧线的中心凹陷——与布片上的标记完全一致,连磨损的边缘走向都如出一辙。
“通道可通行。”他低声说,“但标记出现在这里,不是巧合。”
林晚收回手,指尖在屏幕边缘轻轻一划,关闭图像。帐篷内的战术终端仍在运行,电磁频谱图安静地滚动着波形。她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转身走向武器架,取下自己的脉冲手枪,检查弹匣余量。金属弹壳在灯光下泛着哑光,重量熟悉而沉实。
“准备b组。”她将枪插回腰侧,“十分钟后进入维修通道。a组在正面继续施压,制造强攻假象。c组警戒后方,防止敌方迂回。”
陆离点头,正要转身传达命令,帐篷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帘布被掀开,一名侦察员冲了进来,肩甲上还沾着未干的油渍。
“西北方向,三号观测点现异常热源集群!不是残余部队,是……是新的单位。”
林晚抬眼,“特征?”
“移动度快,热信号不规则,像是经过伪装。但他们身上有光——不是照明,是体表在光,淡蓝色,像电流在皮肤下游走。”
陆离眉头一紧,“多少人?”
“初步估算,至少十二人,正从深层管网向我们包抄。”
林晚快步走到主控台前,调出全息地形图。西北方向的热成像上,十二个模糊的光点正以极快的度穿行于废弃厂区的地下通道,轨迹整齐,间距恒定,如同受控的机械阵列。她的目光落在他们行进的节奏上——每三人为一组,间隔七秒,交替推进,毫无迟滞。
这不是散兵游勇。
“他们不是来阻击的。”她声音压低,“是清场。”
陆离立即下令:“全员进入一级战备!关闭所有非必要信号源,启动光学迷彩屏障!通知b组暂缓行动,优先支援防线!”
命令尚未传完,第一波冲击已至。
远处的夜空骤然被一道弧光撕裂,蓝白色的电弧在半空中炸开,像是一道无声的闪电劈入地面。紧接着,三道人影从断裂的输气塔顶端跃下,落地时竟未激起尘埃,仿佛踩在无形的阶梯上。他们的作战服并非联盟制式,而是覆盖着一层哑光鳞片状材质,随着呼吸微微起伏,体表确实泛着淡蓝微光,如同体内流淌着液态电流。
一名联盟成员在掩体后开火,脉冲弹直击其中一人胸口。光晕一闪,子弹竟在距其皮肤五厘米处被弹开,像撞上了一层看不见的力场。
“能量护盾!”有人惊呼。
第二人抬手,掌心凝聚出一团旋转的光球,随即甩出。光球在空中分裂成数道细线,精准穿透三处掩体缝隙,击中两名正在换弹的战士。他们连惨叫都未出,便僵直倒地,皮肤表面浮现出蛛网般的灼痕。
林晚瞳孔微缩。这不是常规战斗装备,也不是残余势力能掌握的技术。这种护盾反应度、能量凝聚效率,远当前民用科技水平。
“他们在协同。”她迅判断,“注意节奏——每一轮攻击间隔七秒,三人为一组轮替。打乱节奏,才有机会。”
陆离已架起重型脉冲炮,瞄准其中一人后颈。炮口充能的嗡鸣声中,他低声道:“护盾有延迟,启动瞬间会有半秒真空。”
话音未落,炮火轰出。
能量束精准命中目标后颈,那名高手身形一滞,体表蓝光剧烈闪烁,护盾瞬间崩解。林晚抓住时机,拔枪连射三,全部命中其关节连接处。那人终于跪地,护盾彻底熄灭,体表光芒如退潮般消散。
可就在她准备确认战果时,其余高手的动作骤然变化。
原本七秒一次的攻击节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预判的联动——一人受袭,其余人立即调整站位,形成三角阵型,护盾交叠,竟在空中构筑出一面半透明的能量墙,将所有远程火力尽数挡下。
“他们在共享感知。”林晚心头一沉。这不是简单的战术配合,而是某种意识层面的同步。她猛地想起之前在赵铭办公室截获的那段加密信号——神经同步计划。难道这些人,是活体实验的产物?
“不能硬拼。”她迅下令,“分散阵型,避免集中火力暴露位置!用烟雾弹遮蔽视野,近战组准备突袭!”
命令刚下,地面忽然震动。
一道深蓝色的光柱从地下冲天而起,正落在防线中央。光柱中,一名身形修长的高手缓缓升起,双脚离地半尺,体表蓝光如潮水般涌动。他未持武器,双手垂于身侧,但空气中却传来细微的电流声,像是某种高频震荡正在酝酿。
林晚立刻意识到——这是指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