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和徐晃都是北方大汉,力量型选手。
一个大刀一个大斧,优点都是前二十回合势大力沉。
两人一共互相抡了不到三十回合,见谁都奈何不了谁。
两人都泄气了。
关羽也是因为没有向历史上那样骑上吕布遗产赤兔马。
这才没能把自己三板斧挥到极致。
徐晃也没有因此过多消耗体力。
所以三十回合不相上下。
但徐晃心里清楚,照这么打下去,自己大斧更重,劣势会越来越明显。
加上关羽武艺略胜自己一筹。
恐怕胜负会在五十回合后逐渐变得明显。
最多七十回合,自己一定会因为力竭而战败。
关羽也多少留着点情面。
砍了三十回合,已经把上次的怨气都泄的差不多。
要想阵斩徐晃谈何容易?
还不如就此收手,换成带病厮杀。
反正徐庶的意思只不过是闹点动静出来,吓唬吓唬曹操。
只要他多疑的毛病一犯,徐庶的计谋就好实施了。
交战不久之后,双方还是势均力敌。
眼看天色已晚。
两边又都有“不必死战”的命令。
于是在有了少量伤亡后,两方都选择了罢战撤兵。
包括被黄忠压着打了好久的曹洪。
也是一点脾气没有,见那边徐晃已经开始撤兵。
害怕被两面夹击的曹洪,也骂骂咧咧退出了战场。
回去的路上,徐晃一直在思考这一战对于双方的意义在哪里。
刘备军打得也不算巧妙,也没占多少便宜。
“这样的袭营,一般半路遇到出巡的敌军,不都是尽量避开吗?
子廉,你说他们为什么明知道咱们两边势均力敌,还要暴露行踪劫杀咱们呢?”
想不明白的徐晃只好询问曹洪。
“公明,你这……”
曹洪现在满脑子都是找机会和黄忠单挑,看看到底是自己不行还是今天带得并不行。
哪有心思回答徐晃的问题。
徐晃也看出曹洪根本没有分析局势的意思,也就不再开口。
直到回了大营,此时曹仁已经扎好营寨。
在大帐门外眼巴巴地等着两人回营。
毕竟这次的任务是攻下襄阳。
不是和关羽在野外争胜负。
曹仁还是很担心曹洪、徐晃在野外吃亏的。
“哎呀呀!公明,子廉,你们可算回来了?
路上有没有遇到敌军?
有的话,战况如何?”
刚一见到回营的两人,曹仁就迎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