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微整理下思路,孙礼回答道:
“将军,其实剑阁到葭萌关这一路,能藏住足够吃掉咱们伏兵的地方,几乎没有。
我想咱们只要不越过刘备大营死命驱赶、追击,应该不至于被埋伏得很惨。”
李典听着孙礼的说辞,心里越欣慰。
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将领居然有如此见地。
“嗯,德达所言极是!
我也是这么想的。
不过,要想保证曹真将军有足够的时间、空间救回于禁将军。
咱们不能只把刘备赶出大营。
必须继续驱赶、追击。
所以这个险咱们还是要冒的。
只是需要把握好一个度。”
孙礼很快就明白了李典的意思。
“将军是说,咱们明知道前边可能会有伏兵,但还是得往前闯?
至于将军说的这个度,是什么意思呢?”
“万余士兵,总不能一次性平铺在这山间小路上吧?
分个前锋、中军、后军很正常吧?”
“这个的确是。”
“那你再想想,伏兵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舍得暴露自己的位置,冲杀被埋伏的敌军?”
“最少也得是中军进入埋伏圈的时候吧……”
李典见孙礼事事一点就透,心里更是高兴。
主公身边这些成名的战将都在逐渐老去,而目前一统天下的大业却只完成了一半。
南边还有刘备,东边还有孙策,这两人都是又臭又硬,极难剿灭的硬茬子。
现在主公需要吸收新鲜血液,培养有潜力的年轻将领。
一边后期和这两家打持久战。
宗室的年轻一代基本都已经成长起来,他们这些非宗室的将领多少有点落后。
如今司马懿已经崭露头角,再加上自己身边的孙礼,还有跟着蔡瑁一起投奔过来的文聘、前几年在舞阳力敌黄忠、刘磐的郝昭。
司马懿身边新调过来的郭淮,这些可都是以后的主力啊。
念及此,李典突然很愿意带一带这个十分有潜力的年轻将领。
“嗯,德达想得很对。
我说的这个度就是前锋引诱敌军到什么距离,中军进入伏兵范围到什么程度。
只要把握好这一点,保证让敌军只能眼睁睁看着先锋探路,而不敢轻易冒头攻打落后很远的中军。”
“妙,实在是妙!”
孙礼感觉李典打开了自己新世界的大门。
一瞬间感觉诸葛亮、庞统也不过如此。
任你把诡计、伏兵玩出花来,只要我们不给你机会,照样让你白折腾。
随后,果然像李典说的那样,直到完全占领刘备大营、肃清葭萌关周边。
他们两人都没有受到任何像样的抵抗和埋伏。
接下来就是短暂休整之后,把肃清的范围尽量往剑阁方向扩展。
直到足够曹真顺利出兵前往汉昌。
此时葭萌关的曹真,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命令斥候“再探再报”了。
一直到第二天正午,曹真才听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李典率军占据刘备大营,并且肃清了大营以北的所有地区。”
听到这则消息后,曹真立刻对副将秦良、戴凌下令道:
“关前已经肃清,咱们也该出了!
秦良你负责断后,只等我的中军安全到达东南那条山路,你就火跟上。
戴凌,给你三千士兵作为先锋,先一步向汉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