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叹了口气,“那你能怎么办?李市长是市委常委,你斗得过他吗?”
老刘没说话,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喝酒。醉眼朦胧中,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穿着清朝官服的张桂华,正站在不远处看着他,眼神里满是嘲讽。
“看看你,跟我有什么区别?”张桂华冷笑着,“明明知道不对,却不敢坚持到底。当年我收李员外银子的时候,也是这么自己骗自己的。。。”
老刘猛地站起来,“你放屁!我跟你不一样!”
王秀英吓了一跳,“老刘,你跟谁说话呢?”
老刘这才回过神来,现刚才只是幻觉。他深吸一口气,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老刘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事——他直接把举报材料寄到了省纪委。
接下来的日子可想而知。李副市长暴跳如雷,在各种场合给老刘穿小鞋。单位里的人也都在背后议论,说老刘是疯了,眼看就要退休了,还搞这么一出。
更让老刘难受的是,省纪委那边迟迟没有动静。眼看着大桥一天天建起来,桥墩越来越高,他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这天晚上,老刘又梦见了阴阳司。这次王主任一见面就摇头叹气。
“刘主任啊,您这进度可不太行啊。按照现在的趋势,那桥还是要塌。”
老刘急了,“我都举报到省纪委了,还能怎么办?”
王主任从档案堆里翻出一份文件,“您看看这个。”
老刘接过来一看,是一份工程分包合同复印件,上面清楚地写着大桥主体工程被分包给了一家资质不全的小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竟然是李副市长的小舅子。
“这是。。。”老刘惊讶地抬起头。
王主任点点头,“这是关键证据。只要把这个交上去,事情就有转机。”
老刘醒来后,立刻开始行动。他托了几个老关系,暗中调查那家分包公司。果然如梦中所示,那家公司确实有问题,而且和李副市长关系密切。
拿到确凿证据后,老刘再次向省纪委举报,这次还把材料抄送给了多家媒体。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省里立刻成立调查组进驻本市,全面调查大桥工程问题。媒体也连篇累牍地报道,舆论哗然。
调查结果出来,李副市长被双规,大桥工程全面停工整改。经过专家重新论证,原来的设计方案确实存在安全隐患,最终采用了更稳妥的方案。
事情结束后,老刘成了名人,但也彻底得罪了很多人。第二年领导班子调整时,原本传闻他要升副市长,结果不但没升,还被调到了市政协,坐起了冷板凳。
妻子王秀英为此唠叨了好一阵子,“你看看,我说什么来着?让你别那么较真,你不听。现在好了,副市长没当成,反倒被配到政协去了。”
老刘却一点也不后悔,每天在政协看看文件,喝喝茶,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这天下午,他在办公室打了个盹,又梦见了王主任。
这次王主任满面春风,“恭喜啊刘主任,您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那座桥要是按原方案建,得死上百人。现在这一改,救了多少性命啊!”
老刘笑了笑,“这是我该做的。”
王主任翻看着档案,“按照您这次的功德,下辈子可以投胎到好人家,一辈子衣食无忧。”
老刘摇摇头,“下辈子的事下辈子再说吧。我就想问一句,那张桂华现在怎么样了?”
王主任指了指窗外,“您自己看。”
老刘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张桂华穿着一身现代人的衣服,正站在一棵树下,朝他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走向远方,身影渐渐消失在一片光芒中。
“他刑期已满,刚刚投胎去了。”王主任微笑着说,“走之前让我转告您,谢谢您让他明白了怎么做人。”
老刘醒来时,窗外夕阳正好。他伸了个懒腰,感觉浑身轻松。
这时秘书敲门进来,“刘主席,有您的快递。”
老刘拆开一看,是一面锦旗,落款是“大桥项目组全体技术人员”,上面绣着八个大字:“坚持原则,造福于民”。
老刘把锦旗挂在办公室墙上,退后两步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不会再有什么大作为。但一想到那座桥将来会稳稳地立在江上,成千上万的人可以安全地从上面经过,他就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窗外,夕阳西下,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金色的余晖中。老刘站在窗前,看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