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聂陵的背影消失在眼帘后,薛云不由摇头低喃了一句。
今岁是否要向晋王动兵是北境的最高机密。
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告诉任何人。
偏偏聂陵却想要试探他的想法,这摆明是触犯到了他的底线。
聂陵也清楚这点,当即识趣地告退。
“将军,又一批东海城的情报传回来了。”
没过多久,柳何出现在了薛云面前。
“详细说说。”
薛云言简意赅道。
这不是第一批从东海城传来的情报,在此之前东海城的探子们已经冒险传递回了消息。
正因如此,他才会正式决定与东海城合作。
在此之前他对东海城的印象无非是土地富饶赋税重,从而导致宗门兴起乱象丛生。
归根结底。
其实还是中央与地方不可调和的矛盾。
随着京城大战落幕,东海城都趁势崛起。
当地的官员们为了生存以及自身利益全面倒向地方势力。
其中一个有宗门背景的县尉被地方势力推举为东海城之主,自称均平将军公然割据。
这也是为什么对方能在短时间内迅占据了东海城所属的土地,甚至一度吞并了半个中原。
在探子们的深入调查下现。
东海城方面对于薛云乃至北境都没有什么敌意。
一来是北境时刻都面临戎人与晋王的威胁,二来是北境土地贫瘠,人口也在戎人屠杀下锐减,根本让人生不起吞并的想法。
反而如果进军北境还需要让东海城出钱出粮出人才能重建。
如此不划算的买卖他们自然不肯干。
何况中原便近在眼前,实力雄厚的楚王又对东海城虎视眈眈。
所以东海城哪里多余的心思理会北境。
只要薛云对中原没有想法,那么北境便是东海城天然的盟友。
甚至还能给予最大限度的援助。
薛云在了解情况后,没有犹豫耽搁太久便同意与东海城进一步交好。
总而言之。
目前东海城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对付楚王身上。
在此期间薛云都不必担心对方从背后捅刀子,可以放心去对付晋王。
为了表达诚意,东海城不仅愿意在商贸上让利,同时还会开春后援助大量粮食与农具武器生铁等重要物资。
如此一来无疑能大大缓解薛云在财政民生方面的压力。
听完柳何最新带来的情报。
薛云才知道东海城方面为何如此大方。
原来东海城各地都已经在秘密调集粮草物资。
根据探子们的观察与判断,这显然是在准备一场大战的到来。
而大战的对象除了楚王还能有谁?
明明去岁彼此都已经达成和议,也不知道其中生了什么变故会再次掀起战端。
交代完柳何一些事情,等他告退离开薛云又让人唤来了吕望。
主要是临近开春,接下来北境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保证春耕不受耽误。
一年之计在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