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为自身的合法、合理权益而声和抗争,是天经地义、完全正当的行为。”
他的语气中带着肯定。
“从本质上来讲,”
阿尔弗雷德继续向顾安分析道:
“Lgbtq+运动与女性平权、反种族歧视,确实存在共通性。”
“它们都直面系统性压迫、挑战错误的社会认知、争取身份认同的平等尊重。”
(系统性压迫:立法压迫,剥夺权利。)
他笑了笑,笑容里没有多少温度:
“所以,我对Lgbtq+平权运动并没有意见。”
然而,他的笑容随即转冷,带上了明显的嘲讽:
“前提是,如果这场运动,能像女性平权运动、反种族歧视那般…保持‘正常’的轨迹。”
-
顾安忍不住抬手揉了揉额心,露出一副“痛苦面具”:
“阿尔,你能不能不要卖关子了。”
声音里都带着无奈:“要不,你就直说吧,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阿尔弗雷德却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不赞同地教育道:
“约书亚,耐心。”
顾安:“……”
-
老实说,这个话题复杂性,已经出了顾安目前的认知和分析能力范围。
他眉头紧锁,试图找出Lgbtq+运动声量如此高涨的合理解释。
Lgbtq+人群亲密关系网络的支持?
(亲人、朋友的支援。)
媒体的放大效应?
(各种电影、宣传活动、明星出柜带来的曝光。)
然而……
顾安抿了抿嘴。
不够,这些理由似乎都不够充分,无法完全解释这种高涨背后的合理性。
顾安感觉自己的脑子像被塞进了一团乱麻。
有用的信息太少,他根本就找不到突破口。
-
“约书亚,”
阿尔弗雷德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他引导着顾安:
“记住,所有的社会现象,最终都可以尝试从经济关系和利益驱动的维度去剖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中的核心理论之一:物质动因。
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
行为背后所有的目的,最终都可以回归到物质利益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