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 第581章 末路焚城(第1页)

第581章 末路焚城(第1页)

李从嘉的战略方向无比清晰。

在初步整合了江淮降军后,他任命马成达为东面行营都部署,林仁肇为先锋、卢郢、申屠令坚,张璨等悍将悉数听调。

率领经过休整补充、士气高昂的主力大军,水陆并进,沿长江南下,对李弘冀最后的据点动了雷霆般的扫荡攻势。

泰州、宣州(宣城)等地的零星抵抗在强大的王师面前不堪一击,迅土崩瓦解。

大军兵锋锐不可当,连战连捷,很快便推进至润州城下。

润州乃金陵东大门,也是李弘冀经营已久之地。

但此刻守军皆知大势已去,主将又非李弘冀死忠,在卢郢大军压境和林仁肇先登营的猛攻之下,仅抵抗一日便开城投降。

拿下润州,常州便彻底暴露在王师兵锋之下!

十月,秋意渐浓。

李从嘉的王师完成了对常州(今江苏常州)的合围。

这座李弘冀最初的封地和起家之地,此刻却成了他最后的囚笼。

常州北靠长江,东面、南面则河网密布,地势并不险要,无险可守。

李从嘉的水军彻底封锁了江面,断绝了任何从水上逃跑或获得补给的可能。

陆路上,各路大军营寨相连,旌旗招展,将常州围得水泄不通。

李弘冀身负重伤,逃回常州后已是强弩之末。

面对城外一眼望不到边的敌军阵营和森严的壁垒,他心中只剩下彻底的绝望。

城内粮草虽有些储备,但军心涣散,士卒逃亡日众,百姓惊恐不安。

真正愿意陪他死战的,只剩下最初从金陵带出的少数死忠侍卫和一些同样无处可逃的核心党羽。

背靠大海,无路可逃。

这句话成了李弘冀及其残部最真实的写照。

长江被锁,东面近海,但他们又能去往何方?

十月深秋,寒意渐浓,常州城外的原野却是一片如火如荼的兵戈景象。

在过去的数月里,李从嘉麾下的精兵强将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江南。

大将马成信率骑兵扫荡周边州县,清剿残敌,确保后方通畅;卢郢、张璨机动部队如同铁钳的两翼,稳步向前推进,沿途城邑无不望风归附。

千里沃野,渐次平定,王师的兵锋与政令,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威势,重新覆盖了这片富庶之地。

如今,这数路雄师,历经连番胜仗,终于浩浩荡荡地会师于常州城。

这一日,战鼓轰鸣,号角连天。

“李”字大纛旌旗在秋风中猎作响,一支军容极盛、甲胄鲜亮的精锐禁军,护卫着他们的主君李从嘉,抵达了常州前线。

只见连营数十里,寨栅坚固,壕沟深挖,望楼刁斗林立。

营中士卒衣甲鲜明,兵刃耀目,操练之声此起彼伏,杀气直冲云霄。

粮草辎重堆积如山,车马往来井然有序。

当李从嘉的金盔金甲出现在大军之前时,数万将士齐声高呼,声浪如同海啸般席卷四野,震得常州城墙仿佛都在颤抖!

这才是真正的王者之师,军威之盛,气势之雄,让人望之胆寒,心生绝望。

与城内那愁云惨淡、士气低迷的景象,形成了天壤之别。

李从嘉驻马高坡,冷眼俯瞰着这座被围得铁桶一般的孤城。

常州城内,府衙。

凄冷的秋风透过窗棂缝隙钻入,吹得烛火摇曳不定,更添几分阴寒与孤寂。

李弘冀裹着厚厚的裘袍,却仍觉得浑身冷,那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的寒意。

他肩上的箭疮因一路奔逃和心力交瘁,连番受伤,反复低烧。

城外那震天的欢呼声,如同重锤般敲击在他本就脆弱的心防上。

他知道,李从嘉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