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兄弟们都有些撑不住了,粮食不够吃,天儿还这么冷,咱们得想办法攻进去。”刁统是这个队伍的二当家,他身体强壮,但也有些受不住。
刁统本是个屠夫,同谢沈知秋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两人心思都活络,一拍即合便组织了流民揭竿而起。
沈知秋本是个秀才,只不过没得文曲星眷顾,中了功名之后便没有能再进一步。
无奈之下,他便到大户人家府上做了个教书先生,却没想到心比天高,竟跟人家主人的小妾搞在一起……
那主人家被戴了绿帽子,哪能善罢甘休?于是,沈知秋便被毒打了一顿扔出府门,连带着脸上都有了伤疤,想要考取功名,那是再无可能……
有了这段黑历史,其他的人家哪敢再聘请他?
于是,沈知秋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那段日子不好过。
哥嫂见在他这里榨不出一滴油水,更不肯再收留他,家中田产也尽数不在他名下,日子只能每况愈下,正巧赶上西北奴变。
沈知秋瞅准机会,凭着他能鼓动人心的三寸不烂之舌,倒是成了一股气候。
奴变的风刮的越来越大,他的胃口也越来越大。
在路上劫了几个商队,得了一大笔粮食,有了资本便招揽了不少人流民,如今人数已经达到三千多人。
为了师出有名,他将这一群乌合之众组成的队伍称为“义军”。
机缘巧合遇见姬君行,并得知对方的身份,为了以后的荣华富贵,才更坚定要围攻和县。
他在姬君行跟前夸下海口,拿下和县就是他的投名状,可没想到居然是这种情形。
跟其他县城相比,和县就像是铁桶一样。
此刻,沈知秋也是没有头绪。
“城墙之上兵士众多,显然是早有防备,想要攻进去谈何容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沈志秋喃喃说道,心里着急,但面儿上还得显得有一抹从容。
“行,老大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正咱们兄弟都听你的,不过粮食的确是不够了。”
刁统觉得沈知秋是个读书人,一路上又都是他在出谋划策,所以对他很是信服。
“这还不简单?和县周围的村落都很富庶,肯定有大户,咱们随便抢几个不就行了。”沈知秋补充,“那些大户哪一个不是为富不仁为祸乡里?咱们这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好像人家大户的命就不是命一样。
这话刁统爱听,其他的几个流民头领也爱听。
他们无一不是一穷二白泥腿子,有人往上数几辈子都是贱农,还有的犯过事儿。
如今的日子对他们来说,那简直是快哉!
“老大英明!咱们把和县城给围好,等到城里人缺衣少喝,看他们不乖乖投降?说不定会迫不及待的打开城门迎接我们。”
其他人一听,还真是这个理儿!
他们是有些着急了,还是老大心思缜密。
“老大就是老大,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对呀,对呀!咱们怎么想不到这样的好主意呢?让城里人自讨苦吃,等着他们求咱们!”
大家伙儿叽叽喳喳热烈的讨论起来,好像和县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他们已经随着沈知秋入城,一番快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