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第10章 草原盟约藏猫腻汴梁传旨起疑云(第2页)

第10章 草原盟约藏猫腻汴梁传旨起疑云(第2页)

看到杨延昭来了,耶律烈笑着迎了上去:“杨将军,别来无恙啊!上次在汴梁城外,没能拿到《杨家兵法》,这次咱们又见面了,真是缘分啊!”

杨延昭冷冷地看着他:“耶律烈,废话少说!你这次约我来议和,到底想干什么?要是你没诚意,就赶紧说,别浪费时间。”

“杨将军还是这么急性子。”耶律烈笑着说,“我这次约你来,是真心想议和。咱们两国打了这么多年,死伤了不少人,百姓们也苦不堪言。我觉得,咱们应该停战,让百姓们能过上安稳日子。你觉得怎么样?”

“你真的想停战?”杨延昭皱着眉头,显然不相信他的话。

“当然是真的!”耶律烈拍着胸脯说,“我耶律烈说话算话!只要你答应我的条件,咱们两国就立刻停战,永不再战。”

“什么条件?”杨延昭警惕地问。

耶律烈笑着说:“很简单,只要你把《杨家兵法》交出来,再让大宋割让高阳关以北的三个州县给辽国,咱们两国就立刻停战,永不再战。而且我还可以保证,以后辽国绝不会再犯大宋边境,还会和大宋通商,让两国百姓都能受益。”

“你做梦!”杨延昭怒喝一声,“《杨家兵法》是我杨家世代相传的心血,是守护大宋的根本,我绝不会交给你!高阳关以北的三个州县,是大宋的土地,是无数大宋将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也绝不会割让给你!耶律烈,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就是想趁议和的机会,骗取《杨家兵法》,占领大宋的土地!我告诉你,你休想得逞!”

耶律烈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神变得阴狠:“杨延昭,别给脸不要脸!我好言好语跟你议和,你却不识抬举!既然你不肯交《杨家兵法》,不肯割让土地,那咱们就没什么好谈的了!来人啊,给我把杨延昭抓起来!”

随着耶律烈一声令下,周围的树林里突然冲出大批辽兵,朝着杨延昭他们包围过来。杨延昭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大喊一声:“弟兄们,跟我杀!”

五十名精锐士兵立刻拔出刀枪,跟着杨延昭,朝着辽兵杀去。杨延昭手持长枪,左劈右砍,辽兵纷纷倒地。可辽兵太多了,很快就把他们包围了起来。

“杨延昭,你已经无路可退了!赶紧投降吧!”耶律烈在旁边大喊,“只要你投降,把《杨家兵法》交出来,我还能饶你不死,让你在辽国当大官!”

“我呸!”杨延昭啐了一口,“我杨延昭就算是死,也绝不会向你们这些辽狗投降!弟兄们,跟他们拼了!就算是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

士兵们齐声呐喊,跟着杨延昭,朝着辽兵猛杀猛砍。可辽兵太多了,他们渐渐体力不支,不少士兵都受伤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周信!他率领一万士兵,朝着十里坡杀来!

“将军,我们来救你了!”周信大喊着,手持大刀,朝着辽兵猛砍。

辽兵没料到会有援军赶来,顿时乱了阵脚。杨延昭趁机率领士兵们,朝着周信的方向杀去。两军汇合后,士气大振,朝着辽兵猛杀猛砍。

耶律烈看到这一幕,气得咬牙切齿:“杨延昭,你竟然早有准备!好,这次算你厉害,咱们下次再算账!”说完,他率领辽兵,转身就跑。

杨延昭和周信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率领士兵们在后追杀,又杀了不少辽兵,缴获了很多武器和战马。

一直追到幽州城下,杨延昭才下令停止追击。他看着幽州城的城楼,心里暗暗誓:耶律烈,你给我等着,下次我一定要攻破幽州城,把你抓起来,为死去的大宋将士和百姓报仇!

回到小镇,慕容雪看到杨延昭平安回来,激动得扑进他怀里,放声大哭:“延昭,你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还以为你出事了!”

杨延昭紧紧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对不起,雪儿,让你担心了。我回来了,没事了。”

周信也笑着说:“慕容姑娘,你放心,将军福大命大,肯定不会有事的。这次咱们不仅打退了辽军,还缴获了不少武器和战马,算是大获全胜了!”

慕容雪点了点头,擦干眼泪,笑着说:“太好了!延昭,周将军,你们都辛苦了,我已经让百姓们准备了饭菜,咱们快进去吃饭吧。”

大家跟着慕容雪,走进了小镇的酒馆。百姓们看到他们打了胜仗,都很开心,小镇酒馆里,松木桌子被擦得锃亮,刘老汉带着几个百姓端着热气腾腾的菜往桌上摆,刚炖好的羊肉汤冒着白气,香味顺着门缝飘出去半条街。周信一屁股坐在板凳上,抄起筷子就夹了块炖得软烂的羊肉,塞进嘴里嚼得满嘴流油:“刘老汉,您这手艺绝了!比咱们高阳关伙房老张炖的还香,回头我得让老张来跟您学学!”

刘老汉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往周信碗里舀了勺羊汤:“周将军爱吃就多吃点!这羊是咱们自家养的,前儿个刚宰的,新鲜着呢!能让咱们大宋的将军吃饱喝好,有力气打辽狗,是咱们的福气!”

杨延昭看着满桌的菜,又看了看身边眼眶还泛红的慕容雪,拿起酒壶给她倒了杯温热的米酒:“喝点酒暖暖身子,刚才在镇口吹了那么久的风,别着凉了。”

慕容雪接过酒杯,小口抿了一口,酒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的担忧也消散了不少。她夹了块青菜,放进杨延昭碗里:“你也多吃点蔬菜,总吃肉容易上火。刚才在十里坡杀了那么久,肯定累坏了,多补补。”

正说着,酒馆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青色长衫、背着药箱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看到杨延昭,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快步走了过来,拱手道:“杨将军?真的是您!小人沈青,您还记得我吗?去年在高阳关,我跟着我师父给伤兵营的士兵看过病。”

杨延昭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仔细想了想,终于记了起来:“哦,是沈大夫!你师父还好吗?去年多亏了你们师徒俩,伤兵营的士兵才能恢复得那么快。”

提到师父,沈青的眼神暗了暗,叹了口气:“不瞒将军,我师父去年冬天得了场重病,没能熬过去,已经去世了。师父去世后,我就想着四处走走,给百姓们看看病,没想到今天在这里遇到了将军。”

杨延昭心里一沉,去年他在汴梁的时候,还听说沈大夫在伤兵营救了不少士兵,没想到竟然已经不在了。他拍了拍沈青的肩膀:“沈大夫是个好人,可惜了。你别太难过,你师父要是知道你现在还在给百姓们看病,肯定会很欣慰的。”

沈青点了点头,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多谢将军安慰。小人听说将军这次是来和辽军议和的,刚才在外面好像听到有人说,将军打退了辽军,是吗?”

“可不是嘛!”周信放下筷子,大声说,“耶律烈那小子想骗将军交《杨家兵法》,还想让咱们割让土地,被将军骂了一顿后,就派兵想抓将军。幸好咱们早有准备,周信将军带着援军及时赶到,把辽兵杀得落花流水,还缴获了不少武器呢!”

沈青眼睛一亮,激动地说:“将军真是太厉害了!辽军太狡猾了,竟然用议和当幌子,想抓将军。幸好将军有勇有谋,没让他们得逞!要是将军出了什么事,咱们大宋的百姓可就遭殃了。”

慕容雪看着沈青,觉得他为人正直,又懂医术,就笑着说:“沈大夫要是不嫌弃,就坐下来一起吃点吧。这桌菜都是百姓们特意为我们准备的,人多热闹。”

沈青连忙摆手:“不了不了,慕容姑娘,小人还有事要去村东头给王大娘看病,就不打扰将军和姑娘了。等小人忙完,再来看望将军。”说完,他又对着杨延昭拱了拱手,背着药箱匆匆走了。

看着沈青的背影,杨延昭心里有些感慨。沈大夫去世后,沈青一个人还在坚持给百姓们看病,这份心很难得。他拿起酒杯,对着周信和慕容雪举了举:“来,咱们喝一杯,庆祝这次打退辽军,也祝沈大夫能平平安安,给更多的百姓看病。”

三人碰了碰杯,各自喝了一口。周信放下酒杯,想起了什么,对杨延昭说:“将军,这次耶律烈没占到便宜,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咱们是不是应该尽快回高阳关?要是辽军再派兵马过来,咱们在这里恐怕不好应对。”

杨延昭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咱们明天一早就回高阳关。周信,你今天晚上让士兵们好好休息,明天一早出,争取尽快回到高阳关。”

“好嘞!”周信应了一声,又夹了块羊肉,大口吃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杨延昭一行人马就出了。刘老汉和镇上的百姓们都来送行,还给他们塞了不少干粮和水。杨延昭看着百姓们期盼的眼神,心里暗暗誓:一定要守住高阳关,守住大宋的土地,让百姓们能过上安稳日子。

一行人快马加鞭,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回到了高阳关。王和慕容远早就在城门口等着了,看到他们平安回来,都松了口气。

“将军,您可算回来了!”王快步迎了上来,上下打量着杨延昭,“您没事吧?有没有受伤?我听说耶律烈那小子想抓您,可把我担心坏了!”

“我没事,你放心。”杨延昭拍了拍王的肩膀,“耶律烈确实想抓我,不过咱们早有准备,周信带着援军及时赶到,把辽兵打退了。这次不仅没让他们得逞,还缴获了不少武器和战马。”

慕容远也走了过来,看着杨延昭和慕容雪,笑着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们一路上肯定累了,快回营休息,我已经让厨房给你们准备了饭菜。”

回到中军帐,杨延昭把这次去幽州的经过,跟王和慕容远详细说了一遍。慕容远听后,皱着眉头说:“耶律烈这次没占到便宜,肯定会怀恨在心。而且他知道咱们有防备,下次再来犯,肯定会更加谨慎,说不定还会联合西夏一起来。咱们得加强戒备,不能掉以轻心。”

“岳父说得对。”杨延昭点了点头,“周信,你这次带回来的士兵,好好休整几天,然后加强对幽州方向的巡逻,密切关注辽军的动向。王,你继续加固城防,多准备些滚石、热油和火药,要是辽军来犯,咱们也好有应对之策。”

“是!”周信和王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几天,高阳关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周信带着士兵们加强了巡逻,王则忙着加固城防,慕容雪依旧每天泡在伤兵营里,给士兵们换药、治疗。沈青也在几天后赶到了高阳关,他说想留在伤兵营,帮慕容雪一起给士兵们看病,慕容雪很高兴,立刻答应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