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慕容姑娘是失血过多,还有些脱力,没事的。”跟着赶来的医生连忙说道,立刻给慕容雪包扎伤口。
杨延昭这才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把慕容雪抱起来,对士兵们说:“你们守住西门,我送慕容姑娘去医帐。”说完,抱着慕容雪,快步朝着医帐跑去。
医帐里,慕容远看到女儿受伤,心疼得直掉眼泪。他连忙给慕容雪检查伤口,又喂她喝了些补血的汤药。过了好一会儿,慕容雪才缓缓睁开眼睛。
“延昭……”她虚弱地说,看到杨延昭在身边,心里顿时踏实了。
“我在,我在。”杨延昭握住她的手,声音温柔,“你好好休息,别说话,伤口还疼吗?”
“不疼了。”慕容雪笑着说,“西门……守住了吗?”
“守住了,你放心。”杨延昭点了点头,“你立了大功,要是没有你,西门可能就被攻破了。”
慕容雪笑了笑,闭上眼睛,又睡着了。杨延昭坐在床边,看着她苍白的脸,心里满是心疼和愧疚——他不该让她去冒险,要是她出了什么事,他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慕容远看着杨延昭,叹了口气:“延昭,你也别太自责。雪儿这孩子,从小就倔,认定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她也是想帮你,想守住高阳关。”
杨延昭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握着慕容雪的手。
接下来的几天,辽军没有再起进攻。杨延昭知道,辽圣宗是在休整兵力,准备起最后的总攻。他趁着这段时间,抓紧修复城防,补充武器和粮草,还派人去附近的州县求援,可都没有回音——那些州县的官员要么害怕辽军,要么不愿意派兵,根本不肯帮忙。
慕容雪的伤势渐渐好转,能下床走动了。她每天都会去医帐帮忙,照顾受伤的士兵,有时候还会去城楼上,陪着杨延昭一起巡查。
这天,两人并肩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辽军大营。
“延昭,辽军什么时候会起总攻?”慕容雪问道。
“快了。”杨延昭叹了口气,“他们的兵力已经休整得差不多了,粮草也从契丹本土调来了不少。要是再没有援军,咱们撑不了多久。”
“那……咱们真的要守不住了吗?”慕容雪小声问道,眼里满是担忧。
“不会的。”杨延昭握住她的手,坚定地说,“就算没有援军,咱们也要守住高阳关。只要还有一口气,就绝不让辽军踏入大宋一步。”
慕容雪点了点头,靠在杨延昭的肩膀上:“嗯,我跟你一起。就算死,我也跟你死在一起。”
杨延昭心里一暖,紧紧地抱住她:“别胡说,咱们都会好好活着,等打退了辽军,咱们还要一起过好日子呢。”
就在这时,探马传来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张咏大人带着五万兵马,从汴梁赶来支援了!
杨延昭听到消息,又惊又喜:“张大人怎么会来?陛下不是不肯派援军吗?”
探马笑着说:“将军,张大人是瞒着陛下,私自带着兵马赶来的!他说,要是再不来支援,高阳关就危险了,大宋的北方门户就没了!”
杨延昭心里满是感动——张咏是个忠臣,为了大宋,为了百姓,竟然敢瞒着赵恒,私自调兵。有了这五万援军,他们守住高阳关的把握就大多了!
他立刻带着周信、王和慕容雪,去城外迎接张咏。
远远地,就看到一队兵马朝着高阳关方向赶来,为的正是张咏。他穿着一身官服,头有些花白,却依旧精神矍铄。
“张大人!您可来了!”杨延昭快步迎上去,激动地说。
张咏翻身下马,握住杨延昭的手,笑着说:“延昭,让你受苦了!我要是再不来,你可就要骂我了!”
“张大人言重了。”杨延昭笑着说,“您能来,真是太好了!有了您带来的五万兵马,咱们一定能打退辽军!”
“那是自然!”张咏笑着说,“我带来的这五万兵马,都是汴梁的精锐,战斗力很强。咱们好好商议一下,定能给辽军一个迎头痛击!”
大家说说笑笑地进了城。杨延昭在中军帐里设宴,招待张咏。席间,张咏把汴梁的情况跟大家说了一遍。
“陛下现在还在沉迷于祭祀和修建天书殿,根本不管边境的安危。”张咏叹了口气,“我多次劝谏,陛下都不听,还把我骂了一顿。我没办法,只能私自调兵,赶来支援你。要是陛下怪罪下来,我一人承担!”
“张大人,您这是何苦呢?”杨延昭感动地说,“要是陛下怪罪下来,我跟您一起承担!”
“是啊,张大人,我们也跟您一起承担!”周信、王和慕容远齐声说道。
张咏笑了笑:“你们别担心,我既然敢这么做,就不怕陛下怪罪。只要能守住高阳关,保住大宋的北方门户,就算死,我也值了!”
大家都被张咏的忠勇感动了,纷纷端起酒杯,敬了他一杯。
接下来的几天,杨延昭和张咏一起,商议作战计划。张咏带来的五万兵马,加上高阳关剩下的三万士兵,一共八万兵马,虽然还是比辽军的二十五万兵马少很多,但有了援军,士兵们的士气更高了。
杨延昭把兵力重新分配:他率领三万士兵,守南门;张咏率领两万士兵,守东门;周信率领一万士兵,守西门;王率领一万士兵,在城北的山谷里埋伏,等辽军起总攻的时候,从后面袭扰辽军;杨延浦虽然还没痊愈,但也主动请战,率领五千士兵,在城南的黑松林埋伏,配合杨延昭作战;慕容雪则继续带着伤兵营的医生和护士,照顾受伤的士兵。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辽军起总攻。
三月十五那天,辽圣宗终于起了总攻。二十五万辽军和西夏军,像黑色的潮水,朝着高阳关冲来,鼓声震天,喊杀声动地。
辽圣宗骑着高头大马,站在队伍最前面,大声喊道:“杨延昭!张咏!你们以为来了援军就能守住高阳关吗?今天朕就要攻破城池,屠了你们!”
杨延昭站在南门的城楼上,穿着一身亮银色的盔甲,手里握着长枪,大声喊道:“耶律隆绪!你别痴心妄想!今天咱们就一绝胜负,看看是你能攻破高阳关,还是咱们能打退你!”
“放箭!”辽圣宗一声令下。
辽军的弩箭手立刻扣动扳机,箭雨朝着城楼上射来。
“举盾!”杨延昭一声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