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晨,正巧赶上太子出宫。
太子赢高明,自从前些日子被陛下当殿痛斥之后,虽然颜面尽失,可到底还有个储君的名分。年节将近,赢世民也给他放了两天假,让他出门走动。
而太子一出宫,就径直去了长孙无忌府上。
长孙无忌是谁?
那是长孙皇后的亲兄,也是太子的亲舅。
自高祖一朝到如今,他都是朝中不可动摇的支柱。
再加上身为太子舅父的身份,自然更是东宫最坚固的屏障之一。
所以这次年节,太子理所当然要先登门给舅父拜年。
而朱家与长孙家虽说同是高门大户,平日里往来不多,但宅子却恰好建在同一条街上。
卢国公朱知节的府邸,位于长安城西市以北,一段繁华街道的西段。
这一条街,西头是勋贵重臣的宅第,东头则是一溜外戚高门。
而长孙无忌的宅子,就在东边。
虽说两府中间隔着好几坊,但毕竟同在一条直街上。
要从皇宫方向来长孙无忌府邸,必然要路过卢国公朱府门口。
这在平日里,并不算什么要紧的事情。
大户人家往来频繁,街上车马不断,遇上谁家车队迎面而来,只要各自靠边行驶,也就过去了。
可偏偏这天是腊月二十八,年关将至,街上来往的车马比寻常多了一倍不止。
宾客走动,采买年货,送礼问候,几乎把整条街道都挤得水泄不通。
偏偏就在这个时节,碰巧撞上了一件极不该生的事。
定远伯李北玄,带着礼物,亲自来卢国公府上拜年。
车队从城西绕进街道,已快到朱府门口。
与此同时,东宫那边,太子赢高明也出宫,打算去舅舅长孙无忌府上拜年。
两路车马,正正好好地在朱家门前狭路相逢。
而当时,远远地,李北玄得知前头的是太子的车马时,也没说什么,只是吩咐随从:“靠边,减,让太子车先过。”
道路礼仪这种东西,古今其实大同小异。
放在现代,若有人在路上为你避让一下,开车的人多半会轻按一声喇叭,或者摇手示意,算是礼貌上的回应。
而在古代,虽没有喇叭,却也有相应的规矩。
尤其是在勋贵车驾相遇的时候。
按照礼仪,两车并行或者相对而行时,地位尊崇的一方,本就该优先通行。
可若地位在下的那一方主动避让了,身份在上的一方,哪怕不必亲自出面,也该适度放缓车,以示知礼,不致显得轻慢无度。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太子赢高明并没有这样做。
他的车队,丝毫没有减的意思。
反而是气势汹汹,径直冲了过来。
要知道,太子的车驾何等奢华?
宽大厚重,四匹骏马拉着,车身本就比寻常马车宽阔,跟凌度似的,一个车就能横占两条车道。
如此横冲直撞,前方任何车马,就算早早靠边,也未必能避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