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仿佛是全面失控一般。
然而,这一切都还只是刚开始。
接下来,更多离谱的现象开始反复出现。
最离谱的是,每隔24小时,战舰又会重新退回一天前的位置。
并且,战舰内的所有人也是一样。
同时。。。
每个人都清楚记得,过去24小时,也就是接下来24小时所生的,以及将要生的一切。
而接下来生的各种状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与之前24小时生的一模一样。
这感觉,就好像自己像小说中那样穿越重生一般。
很是诡异。
直至十天后。。。
战舰在最新一次的时间闭环之后,回到了入口位置。
这次,他们没有继续向里面去,而是。。。
直接掉头退出了时间闭环区。
------
次时间闭环实验结束。
所有参与测试成员,全都被送去做了精神鉴定,结果现。。。
有过一半的人,心理都多多少少出现了一定问题,可能需要数个月乃至数年时间的持续心理辅导,才能最终恢复。
而战舰在时间闭环区内,所记录的所有数据。
也被送至了科学部研究。
研究现,虽然他测试人员的主观感受,是不断重复着同一天。
但实际上,站在时间闭环区之外的角度,他们并非时间不断循环,反倒是更像是将进入之后的第一天,不断复制。
因为,虽然他们在里面重复了第一天十次,但时间闭合区外,则是过去了十天。
总时间数,其实并没有差别。
另外就是,这十天在闭合区,是可以观测到这艘战舰的。
每当一天结束,无论其前进了多少,都会突然消失,然后又出现在了最开始的地方。
这就是外部观测的结果。
这让不少最初设想过,利用这时间循环的特性,来节约科研时间的想法彻底破产。
-------
联邦485年。
经过数十轮有人或无人的测试后。
第一代时间闭环射器正式定型,且开始进入小批量试产环节。
联邦486年,产量开始逐步攀升,而针对联邦本土三个星系群的护城河计划,亦正式展开。
按计划,将花费五年时间,将为这三个星系群的外部,都建立起独立的时间闭环区域,如同护城河一般,保护星系群本身。
经过计算,每一个时间闭环射器的作用范围是12o光年。
在采用二十面体网络的情况下,单单是覆盖本星系群便需要27。8亿个该装置。
而三个星系群加起来,所需要的数量更是过7o亿。
好在的是,如今联邦无论是生产力还是人力,都远远不是以前能比的。
虽然需求量很大,但五年时间也足够了。
甚至如果资源倾斜一部分的话,两年就能给你全搞出来。
只不过,没有必要而已。
毕竟大量倾斜资源的话,会对联邦方方面面都造成巨大影响。
就目前来说,这个度已经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