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师父说,小师妹的医学造诣在他们之上,如今看到真人不禁让他们产生了怀疑。
这个小师妹才多大呀,看起来还不到2o岁的样子,竟然会比他们这些学了半辈子医术的人还要厉害?
怕不是这个小师妹最得师父宠爱,从而产生了滤镜!
然而当看到满院的宾朋时,师兄弟三人都对这个小师妹刮目相看了。
并不是因为小师妹的艺术有多高,而是小师妹的这个社交圈子实在是太恐怖了。
他们看到了谁?乔老,军区医院的院长。
这样的人物竟然也来参加小师妹的婚礼,难道是看在师傅的面子上?
那位怎么也来了?这个就太说不过去了。
那位还是几年前生了一场病,他们这些还算比较有名的大夫联合一起,给这位做了会诊。
这样的人物竟然也来参加婚礼,到底是看谁的面子?
也许是看小师妹的父亲的面子,但不管怎么说,小师妹有着很深的人脉,很硬的后台。
见识到了这样的场面,让师兄弟三人都意识到这个小师妹没准儿以后还会成为他们的靠山呢。
下午李易安被司马寒星接回了司马家,在司马家,李易安见到了司马家留在京市的下属代表以及与司马家交好的一些朋友故交。
这些都是司马家的人脉,里面不乏有政府官员、工厂领导以及一些退居幕后的军官和他们的后辈。
要维系好这些关系,除了祖上的交情外,自然也少不了相互之间的利益牵扯。
好容易忙忙碌碌的一天过去了,新婚的小两口终于可以松口气得以休息了。
司马家的新房是司马流云央求着王招娣和丁美丽妯娌二人帮忙布置的。
他跟小凤的事儿,李易安一直没有插手,只是跟司马流云分析了一下国内的形势,并告诉他再过个两三年,国家就会开始大力展。
到时候华国这个大市场将会为他们带来无限的商机,足够他们展一辈子的了。
其实听了李易安的分析和建议,司马流云对于能和小凤在一起更加有自信了。
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竟然真的说服了李家人同意他跟李小凤交往。
李易安想司马流云定然是答应了很多不平等条件。
王大花和王招娣还曾经问过她,司马流云这个人怎么样?
李易安自然会说实话,把司马流云的能力、品性和家庭背景全都跟着婆媳俩说了。
这婆媳二人当时没说什么,谁知道没过几天司马流云就兴高采烈地对她跟司马寒星说了李家人都同意他跟小凤交往的事儿。
他当时还特别得意地对司马寒星说:“小寒,我跟你说,你哥到什么时候都是你哥。
李家人可都是被我的优秀打动了,他们自然不会错过我这个好女婿。”
司马寒星只冷冷地回了他一句:“日子还长着呢,你别忘了有一句老话叫‘日久生情’,还有一句老话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往下他就不说了,可却够司马流云郁闷不安好一阵子了。
后来李易安问王大花:“大花奶奶,你们不是不同意小凤远嫁吗?怎么那么快就接受司马流云了?”
王大花笑了,她对李易安说:“家里人经过接触以及从老二和你这里打听到的消息。
我们都了解了,流云这孩子是个靠谱的。
离得远其实也没什么关系,左右他们条件好,勤跑动着些就是了。
再说流云那孩子说了,用不上几年他就会把工作重点放在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