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伯言传 > 第606章 黄妃携子 骤起风暴(第2页)

第606章 黄妃携子 骤起风暴(第2页)

她最后一句说得斩钉截铁,甚至带着一丝决绝,将龙斌的性命都押了上去!龙斌闻言,身体剧烈地颤抖了一下,脸色更加苍白,却不敢说话。

“溯源术?”龙伯渝和龙伯昭都是一惊。此术的确人所共知,极为霸道,以受验者精血为引,链接沟通本源血脉,若血脉纯正,则两气呼应,安然无恙;若非同一血脉,则会被两气相冲,瞬间撕碎魂魄,形神俱灭!这几乎是以命相搏的测试!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龙帝身上。吴烨也沉声道:“陛下,事关皇室血脉清誉,不可不察!若此子真是龙种,自当认祖归宗;若非,则此妇妖言惑众,其心可诛!请陛下圣裁!”

龙帝此刻已是骑虎难下,被逼到了墙角。不验,坐实他心虚,皇室颜面尽失;验,若真是他的血脉,固然好,但莫莲和皇太后的怒火如何平息?若验出是假的…看着黄小丽那副豁出命去的架势和龙斌与自己相似的眉眼,他心中竟也有些动摇。更重要的是,此事闹到这般地步,若不给出一个明确的、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的交代,他这皇帝的脸面往哪搁?

“好!”龙帝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和决断,“朕便用这‘真龙溯源术’!验个分明!取‘溯源盘’来!”

很快,一面古朴厚重、刻满龙纹的青铜圆盘被两名内侍小心翼翼地抬了上来,置于阁中央。圆盘中心,有一个小小的凹槽。

龙帝走到圆盘前,面无表情地划破指尖,一滴闪耀着淡淡金光的精血滴入凹槽之中。青铜圆盘瞬间亮起,盘上的龙纹仿佛活了过来,出低沉的龙吟之声,一股威严浩瀚的龙脉气息弥漫开来。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朱云凡下意识地靠近伯言一步,神情凝重。伯昭、伯渝紧握拳头。吴烨屏息凝神。

黄小丽推了推身边抖如筛糠的龙斌,低声道:“斌儿,别怕,去吧,让陛下…让你父皇看看你!”

龙斌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几乎是挪到了圆盘前。他颤抖着伸出手指,在侍卫递过的银针上刺了一下,一滴鲜红的血液滴落在龙帝那滴金色血液旁边。

嗡——!

青铜圆盘骤然爆出刺目的金光!盘上所有龙纹仿佛瞬间脱离了盘面,化作无数道细小的金色龙影,在圆盘上空盘旋飞舞!一声远比刚才更加清晰、更加威严的龙吟响彻玲珑阁!

紧接着,令人震撼的一幕生了:龙斌滴落的那滴鲜红血液,在金光和龙影的包裹下,竟开始生奇异的变化!它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缓缓蠕动、拉伸,最后竟化作一条微型的、活灵活现的赤色小龙!虽然体型微小,气势远不如龙帝血液引动的金龙虚影,但那形态、那龙威的本质,却清晰无误!

赤色小龙在金光中盘旋数圈,最终出一声稚嫩的龙吟,缓缓融入圆盘中心,与龙帝的金色血液交相辉映,光芒渐渐平息。圆盘恢复了古朴,但那血脉相连、同源同宗的气息,却已昭然若揭!

龙斌脸色虽然依旧苍白,但身体不再颤抖,安然无恙地站在原地。

“真…真是龙种…”吴烨喃喃道,脸色复杂至极。

龙伯昭、龙伯渝、龙伯言三兄弟看着这一幕,表情各异,震惊、错愕、难以接受交织在一起。朱云凡也微微叹了口气。

“哼!”龙伯昭率先冷哼一声,不再看那对母子,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充满了愤怒和憋屈。龙伯渝深深看了一眼龙帝,又看了看黄小丽母子,眼神晦暗不明,也一言不地转身离开。

伯言最后看了一眼那平静下来的溯源盘,又看向龙帝那看不出喜怒的脸,只觉得一股巨大的荒谬感和冰冷感涌上心头。他对着朱云凡微微示意,两人也沉默地退出了这令人窒息的玲珑阁。

吴烨看着空荡荡的阁内,只剩下龙帝和那对母子,最终也只能长叹一声,怀着满腔的憋闷和不满,拂袖而去。

玲珑阁内,只剩下龙帝、黄小丽和龙斌。龙帝看着跪在地上、此刻眼中带着一丝期盼和泪光的黄小丽,又看了看旁边怯生生的龙斌,心中五味杂陈。愤怒、无奈、一丝隐秘的愧疚、以及对莫莲和太后的担忧交织在一起。

“传旨。”龙帝的声音带着疲惫和不容置疑的威严,“册封黄氏为‘丽妃’,赐居玉芙宫。册封龙斌为四皇子,序齿于诸皇子之后,享皇子俸禄仪制,择日入宗谱。昭…告…天…下!”

最后四个字,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他知道,这旨意一下,莫莲的怒火将难以平息,皇太后的不满也将更深,朝野必然议论纷纷。但事已至此,他必须给天下一个交代,也必须堵住悠悠众口。

当天,这则惊天消息如同飓风般席卷了整个龙都,并迅向全国扩散。“龙帝微服私访遗珠民间,丽妃携四皇子认祖归宗!”成了街头巷尾最火爆的话题。龙帝年轻时的风流韵事、丽妃的“苦命”与“幸运”、四皇子的突然出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而就在这铺天盖地的皇室绯闻喧嚣之中,龙帝敏锐地察觉到,之前因为杨家村惨案而隐隐指向他的、关于他“欲除前朝余孽”的流言和怀疑,竟在不知不觉中被冲淡了许多。相比于皇帝的风流债和突然冒出来的私生子,一桩生在偏远封地的、离奇的“村民狂互屠”惨案,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龙帝的默许甚至授意下,关于杨家村的讨论和追查,在舆论场上悄然降温。新的焦点,牢牢锁定在了新晋的丽妃娘娘和四皇子身上。龙帝坐在御书房中,看着案头堆积的关于丽妃册封的奏章,眼神深邃。他明白,这“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虽然代价巨大,但至少在眼下,成功地转移了那足以动摇他统治根基的、最危险的视线。只是,这新来的“轻害”,未来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浪呢?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