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 第708章 你可看出有何隐患(第2页)

第708章 你可看出有何隐患(第2页)

朱元璋是个果断之人,看出叶轩的心思后,便开门见山地说:“叶轩,你的计策已经成功了,想必你也收到消息了吧?”

朱标在一旁也好奇地看向叶轩,想知道他会如何评价这次行动。然而,叶轩的反应却令人意外。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有些惭愧地对朱元璋说:“陛下明鉴,臣近日身体不适,一直在家休养,不知外界生了何事。不过,既然您这么说,想必天竺已经屈服,给了您不少好处吧!”

朱元璋没有追究叶轩的含糊其辞,只是点了点头,承认道:“没错,他们比我们想象中更容易对付,一见到大明的军队就立刻服软,赔偿了不少东西。”

朱元璋一挥手,随即有人呈上礼单。

“看,这是赔偿,可有中意的,挑一两样带走!”

此言一出,旁侧太监皆显困惑。

朱标亦犹豫,是否该提醒朱元璋此举不合礼法。

但叶轩深知,朱元璋此举意在安抚,且暗示他尚未满意,或有后续动作。

叶轩微笑婉拒:

“陛下,臣仅动了口舌,若轻易受赏,军中将士必感心寒。”

说完,他合上礼单,向朱元璋进言:

“若陛下欲用兵,臣以为成效甚微。”

朱元璋望着叶轩,面露惊异,问:

“何意?莫非你认为明军不及天竺?”

叶轩摇头,道:“非不及,乃不值。他们轻易赔付,我们何必劳师动众,与之拼命?”

朱元璋闻言,面色转冷:

“但此类事做多了,他们迟早会警觉,终将与我们决一死战!

与其那时出兵,不如趁他们虚弱,一举拔除,为何你觉得不值?”

朱标亦感疑惑,毕竟已探明天竺虚实。

大明费尽心机,收获颇丰,岂能就此罢休?

正当朱元璋父子心存疑虑,叶轩继续说道:

“陛下试想,若能不战而胜,岂不大省开支?且此番联盟,让各国受益,但他们若视大明为好战之国,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背叛?”

朱标忍不住问:“那你之意是?”

叶轩望向朱标与朱元璋,略作思索后答道:

“不战而屈人之兵,当前联盟尚不稳固,我们应一面巩固联盟,一面瓦解天竺!”

叶轩随即剖析当前局势。

“此番之后,各国对天竺的戒惧大幅减退,此长彼消,日后若对大明而言,攻伐天竺虽可胜,但这份戒惧恐将转嫁于我们。”

“此时,应让各国感到追随大明能获诸多益处,方能凝聚人心。天竺经此变故,内部必将动荡,经济亦遭受重创。”

“待合作启动,大明在经济上将成为各国之,届时陛下若能封锁天竺经济,断其贸易往来,我们便成功大半。”

朱标闻言,似有所悟,问叶轩:“你是说,要让大明迫使天竺孤立无援?”

叶轩颔:“封锁一段时间后,其内部自乱。届时,可视情形定下一步行动,或扶持新势力,或瓦解其统治。”

“为经济民生计,天竺必对大明俯称臣,数年之内,我们亦可掌控天竺,令其有名无实,成为大明殖民地。”

朱元璋听罢,眉头紧锁,显然在权衡利弊。

瓦解手段他已掌握不少,经济封锁亦非难事。

只是需耐心等待数年,他心中仍有不甘。

“叶轩,另有一事,五石散恢复亦需时日,否则即便得地,一群废人又有何用?”

叶轩轻声道,言辞间似有魔力。

朱元璋瞬间明了,叶轩之意在于,待商贸复苏,应将五石散引入天竺市场。

五石散,古物也,有言魏晋之后诸多不幸,皆源于权贵沉溺于此,丧失进取心。

传闻终归传闻,然其害不可轻视。

朱元璋于高丽曾试此药,深知其法与害。

闻叶轩提及五石散,即明其阴谋。

若真用之,天竺人短时难复体力,军力削弱,劳力亦减,大明控之亦难维持劳作。

权衡之后,朱元璋遂应叶轩之议。

换他人或觉此法卑劣,但朱元璋历经沧桑,早已不顾虚名,只求实惠。

于他而言,征天竺仅为手段,若有利更大之途,不介意稍待。

初欲用兵,因天竺弱且执政者怯。

今思之,迫急则明军无损乃妄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