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小国使者,朱元璋毫无形象之虞。
他从不隐瞒自己的出身,深知即便行为粗鲁,这些使者也只会视其为真性情,非但不会嘲笑,反而可能心生敬佩。
使者们心思敏锐,从朱元璋的话语中察觉出,联盟背后定有深意。
因此,尽管他们也饮酒品菜,但在热烈的氛围中,无人敢放肆痛饮。
宴席迅结束,不过两个时辰,便在朱元璋的旨意下宣告落幕。
使者们始终未能听到朱元璋的最终言辞,心中不禁生出诸多猜测。
他们浑然不知,朱元璋正巧妙地操控着他们的心理,以便在真正目的揭晓时,他们不会生出反抗或拒绝的念头。
这一策略,正是叶轩的建议,而朱元璋欣然采纳。
次日清晨,使者们刚起床,便被礼部官员告知,今日将陪同皇帝参与围猎。
于是,围猎场上,所有擅长武艺、骑射的使者及大明官员,均换上装备,共同参与围猎。
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使者们满心期待地等待许久,朱元璋却始终未提及联盟后续安排。
即便交谈,朱元璋也只谈些家常琐事与地方风情。
围猎将尽之时,一头敏捷肥壮的雄鹿闯入众人视野。
朱元璋张弓搭箭,一矢即中奔跑中的雄鹿,箭穿颈项,颇为惊人。
反应迅捷的使者即刻依中原礼俗,高声呼喊。
其余使者亦不敢迟疑,纷纷效仿。
瞬时,围猎场内响彻呼喊之声。
朱元璋心知,是时候谈及正事了。
他将弓箭递予随从,引领众人归位。
待众人坐定,朱元璋直言不讳,手指自己道:
“朕体魄尚健,再活一二十年不在话下。按理说,朕应继续开拓疆土,以期在史书上留下越秦汉的功名。”
使者们听着翻译,面色变得微妙。
大明皇帝要对他们不利?还是要征伐邻国?
种种猜测在使者心头浮现,却无人能断定朱元璋的真实意图。
正当他们揣测之际,朱元璋终于揭晓答案。
“但朕深知,百姓厌倦战争,不愿再兴兵戈。朕亦明了,你们之中,多数不喜征战,故而与你们结盟。”
“然而,欲求安宁,他人未必如愿。就在我们身边,有一恶狼,窥伺已久,随时准备向你们攻击,甚至暗中勾结朕的敌人!”
闻此,众人神色骤变,皆知朱元璋即将宣布重大决定。
“因此,朕决定,以联军之名,征伐天竺!”
第372章朱元璋:你们采用大明货币吧!
朱元璋话音刚落,众使者面色复杂。
有人忧虑,有人窃喜,亦有人不解,朱元璋为何对天竺感兴趣。
此时的天竺,已非完整国家,而是成为一片地域的代称。
天竺之地的象征,当属依旧强盛的德里苏丹国。
诸多国家因地缘因素,被德里苏丹国与大明夹在中间。德里苏丹国作为强盛王朝,辖有众多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