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之语,令叶轩一愣,随即明白,自己未曾给出实例,朱标自然难以理解其心中的同盟构想。
略一思索,叶轩向朱标道:“殿下可知春秋五霸?”
朱标点头,正欲问,叶轩已接着讲述。
“齐桓公盛时,权势几与天子相当,然他并无篡权之意,殿下可知其中缘由?”
朱标沉思片刻,答道:“其一,周室余威犹存,他不敢犯众怒;其二,齐桓公重实际而轻虚名,自不会为一空名而涉险。”
叶轩闻言,满意颔,神色更显愉悦。
“诚然,我大明现今征伐他国,所求者乃资源与人口,非土地之虚名。”
“既然如此,我大明又何必劳师动众,亲自出兵?”
朱标闻此,面露疑惑。
他望向叶轩,问道:“你的意思?”
叶轩轻笑回应:“殿下素来睿智,如今怎被金钱所蔽,一时糊涂?”
朱标闻言,神色略显尴尬,正欲解释,叶轩已接言。
“简单,我们挑选一二合适之国结盟,共建军事同盟。”
“届时,略施小计,令他们互战几场,周遭国家自会心生畏惧。此时,我们再出面,将那些合适的国家纳**盟。”
“以灭国之危相胁,再许以军事互助之诺,即实质保护。想来,愿加入者众多。”
“当然,世上无白食。欲结盟,自需付出代价,正如周天子受朝贡,相较于灭国,多数国家应会接受。”
朱标聆听叶轩之言,心中急盘算。
按叶轩之计,大明收益虽减,却近乎无本万利。
朱标虽为利益所动,但未至利欲熏心。
他深知,持续征战,对百姓伤害极大。
经济压力且不论,战争中死伤,已令无数家庭难以承受。
“即便如此,他们久享太平,岂不会心生懈怠?只怕这联盟难以持久。”
朱标深思熟虑后,吐露了自己的忧虑。
他坚信,任何结盟终将因实力的变化而瓦解。
大明若停止战争,军力必将日渐式微,而联盟或许能带来短暂繁荣,却也为大明埋下重重祸根。
叶轩洞悉朱标的忧虑,径直补充道:
“只要战争表象持续,大明威信自可长存。”
“诸如定期派兵清剿或演练,或是对抗不驯之国,直接灭之,皆为良策。”
“再者,对于那些局势动荡之地,大明军队可借维护治安之名驻扎。虽名义上仍属他国,实则大明获益。他们为求治安,定会提供军费或资源开采权,他人亦无话可说。如此,名声与利益皆归大明,殿下以为,这比穷兵黩武岂不更为高明?”
闻听叶轩此言,朱标豁然开朗。
这哪里是结盟,分明是强化的藩属体制。
身为太子,朱标预见大明以此法,将实际掌控无数国家的命运。
然而,新的问题浮现:这仅是蓝图,实施还需诸多细节填充,以及各国的复杂较量。
能给朱标,乃至大明指明方向的,似乎唯有叶轩。
第36o章叶轩!大明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