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大人,眼前局势,若再进宫,只怕又会触怒圣上!”
礼部尚书任昂闻言,轻叹一声。
“是啊,可这又能如何?难道一直躲避?”
方才,消息传至礼部,正在核对名单的任昂心生忧虑。
于是,他通过私人关系,从锦衣卫处获取了考生名单。
对比之后,任昂倍感头疼。
在那些考生之中,竟有几位已被叶轩选中。
按理说,他们获得举人身份后应感激叶轩,却不知何故也卷入了此事。
若如实禀报,朱元璋或许不会责怪叶轩,但难保不会迁怒于他们。
试想,中举前日便敢到皇宫外滋事,日后若为官,又当如何?
其余官员听闻任昂之言,皆无奈叹息。
有人轻声言道:“叶大人之举似乎过分了。”
“是啊,若只是考题难些,答不出也只好认命,但今日这场考试,前所未有,难怪他们心生不满。”
很快,便有人附和,显然对叶轩的举动不解。
“虽不知叶大人用意何在,但此事已闹大,只怕天下人会认为是叶大人之过。”
“这些考生太过胆大,陛下岂是他们想见便能见的?冲撞宫门,可是死罪!”
“是啊,锦衣卫动手倒也罢了,还下了诏狱,日后即便放出,人也废了!”
众议纷纷中,任昂叹了口气,接过名单准备离去。
末了两句,令他摇头不已。
其实,考试前他便已备好对策,以防考生因考题太难而做出极端行为。
考题公布后,他又增派卫兵,以防考生冲击衙门。
怎料这些人竟如此大胆,不去国子监和礼部,直奔皇宫而去。
任昂暗想,即便是去哭诉于太庙、孔庙,或许尚有转机,唯独去了皇宫,凶多吉少。
他定了定神,心中默默复述早已准备好的言辞,随后进宫复命。
不久,谨身殿内。
朱元璋听完任昂汇报,面色阴晴难辨。
他摆手道:“事情已知,名单先放这,你先退下。”
任昂领命后急忙叩头谢主隆恩。
任昂离去后,朱元璋随即命令太监:
“传叶轩觐见!”
太监遵命,匆匆离去。
不久,叶轩被领至殿内。
行过君臣之礼,朱元璋开门见山。
他望着叶轩,苦笑说:“叶卿辛苦了,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朕不怪你,但此事总得有个了断,否则朕难以向百官及天下百姓交代。”
叶轩闻言,目光异样地望着朱元璋,以为朱元璋要以自己治罪来平息**。
然而叶轩并不在意,毕竟他手握大明未来的关键技术,朱元璋不至于为此冒险。
于是,他向朱元璋拱手道:“若陛下认为臣有错,臣甘愿受罚!”
“你何错之有?莫要曲解了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