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兄,上意真要落榜考生补考?”
杨乾知审慎问道。
叶轩答:
“自然,乃皇上亲言。”
“落榜考生怨言颇多。”
“为平此怨,皇上特允有才落榜者补考。”
“大明官员匮乏,皇上此举,意在增员。”
闻叶轩此言,众人对补考再无异议。
随即忙碌开来,筛选试卷优异却落榜的考生。
“此考生如何?”
“字迹端丽。”
“文笔亦佳。”
“此考生不堪大用,文笔与字迹尚可,但解题思维贫瘠,理解力欠佳,题目尚未通透,学识自然有限。”
“那这一位呢?”
“解题思维尚算清晰。”
“只是文笔稍显逊色。”
“这名考生勉强可列入候选。”
……
杨乾知等人逐一翻阅乡试落榜考生的试卷,试图从中挑出文采尚可之辈。
时光匆匆,夜幕悄然降临。
杨乾知等人却毫不犹豫地点亮烛火,决心加班加点。
叶轩心中暗叹:
这群人真是够拼的,俸禄微薄,还如此内卷,实在……令人钦佩。
叶轩自知无法与他们比肩,但作为科举主考官,他怎能在下属未离席前独自离去?
于是,叶轩站起身,神色庄重地说:
“选拔补考考生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审慎行事。天色已晚,诸位还是先回去养精蓄锐,明日再战。”
“若今日疲惫不堪,明日又怎能全神贯注地选拔补考考生?我可不希望看到你们明日顶着黑眼圈,精神萎靡地前来。”
杨乾知等人闻言一愣,随即心生感动。
叶轩真是体贴,担心他们精力不足,影响选拔。
若是换成朱元璋,定会让他们不眠不休地工作。
杨乾知等人觉得叶轩言之有理,今日若不休息好,明日何来精神选拔补考考生?
此事万万马虎不得。
“那我们便先回去休息,养足精神,明日再继续选拔补考考生。”
杨乾知等人收拾好试卷,随后离去。
叶轩心中暗自庆幸,终于找到了不加班的理由。
接下来的几日,叶轩带领着杨乾知等人继续筛选补考名单。
最终,上千名需补考的考生被甄选而出。
他们的试卷表现尚可,却遗憾未入榜单。
简而言之,他们具备些许才情,却不够出众。
随后,礼部布通告,召集这批乡试落选的考生前往京城参加补考。
补考的公告与名单遍布大明城的每个角落。
军士刚贴上公告,便被好奇的民众团团围住。
“名单上的乡试落榜者可前往京城补考。”
“补考通过者,能直接成为举人?”
“哇——!!!”
“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