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解缙如此诚挚,他的挑衅如同石沉大海,心中郁闷难抒。
“哼!”
陈景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解缙满心困惑。
自己好意祝福,怎料对方反而不悦。
自己何处得罪了他?
“吁。”
“秋闱终告一段落。”
孙浩亦步出贡院……
“孙兄!”
“周兄!”
一脸疲惫的孙浩望见不远处向他招手的周进,须斑白,心中惊喜交加。
“周兄,你怎会来此?”
此地乃省城,周进远道而来,令孙浩感动不已。
“我来省城探亲,顺道看望你。”
“而且孙兄你说得对,我决定继续科举之路。”
“周兄有此决心,我相信你定能通过院试,成为秀才。”
孙浩感慨万分。
二人相识于科举,虽年龄悬殊,却一见如故,结为挚友。
见周进重拾斗志,孙浩由衷为他高兴。
“孙兄,此次乡试感觉如何?”周进问道。
孙浩苦笑回应:“考题与以往大不相同,我并无十足把握。”
周进闻言,面露诧异:“连孙兄也没把握吗?”
孙浩摇头叹息:“罢了,若不行,三年后我们再一同重来。我已尽力,听天由命吧。”
其他考生心中亦是如此想法,他们已倾尽全力,剩下的便看命运与实力了。
乡试结束后,考生们各自归家等待消息,而礼部与批阅考卷的考官则忙碌起来。
此次乡试题目并无标准答案,叶轩只是给出了一些答题范围。只要答到要点,不太偏题,便可过关。但考官们看着叶轩的答案,颇感无奈。不过,以往试题亦多无标准答案,只要破题思路正确,文笔佳,便可通过。
然而,批改考卷时,考官们现此次答卷的思路普遍不太准确,让他们十分头疼,只能在众多答卷中勉强挑选出较为出色的。
最终,当礼部统计出结果时,众人皆惊。这个结果出乎他们的预料。
礼部官员杨乾知、于乾等聚在一起,愁眉不展:“这结果,我们该如何向皇上交代?”
“只能如实禀报。”有人无奈道,“或许皇上只会治我一人的罪,饶过我一家老小吧。”
众人面色惨白,满心恐惧。
礼部尚书任昂闻声踏入屋内,沉声问道:“究竟何事,让你们如此惊慌?”
“尚书大人!”“任大人!”杨乾知等人齐声惊呼,对任昂的突然出现感到意外。
任昂目光落在杨乾知手中的纸上,未等其回答,于乾已抢先一步,恭敬地将纸递上:“任大人,这是乡试统计结果。”
任昂眉头微皱,疑惑道:“结果已出?怎会如此之快?”他接过纸张,低头审视。
一看之下,任昂瞳孔骤缩,惊愕道:“此次考中举人的考生,仅五百余人?!”
“你们确定无误?”他的声音略显尖锐,科举之事非同小可,皇上亦密切关注,若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