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轩心中暗叹:失策!早知如此,应向朱元璋提些意见才是,绝不能让他觉得自己出题轻松。
朱元璋此举,着实过分,将如此重担压于一身,美其名曰能者多劳,实则将他当作免费劳力,资本家行径暴露无遗。
叶轩甚至想,某日朱元璋若真遭人非议,他也不会惊讶。
“唉,穿越到明朝,竟还是难逃社畜命运,可悲可叹。”
“在朱元璋手下做事,实属无奈。”
叶轩心中暗叹。
“朱元璋的吝啬可是出了名的。”
但科举考试并不频繁,且考后闲暇时光长,叶轩只需负责出题,其余事务皆由杨乾知等人打理。因此,作为科举主考官,他并不觉辛劳。
毕竟,杨乾知等人比他更为忙碌。
有了这样的对比,叶轩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就选这道题了。”
心情愉悦之下,叶轩迅从记忆中挑选出合适的考题,满意地点点头。
考题虽难,但科举,尤其是乡试,理应有所挑战。若无难度,岂不失了乡试的意义?再者,学子们应已习惯他的出题风格。
“叶大人,这里有份公文需转交于您……”
礼部官员于乾,同时也是科举考官之一,手持薄公文步入。
叶轩微笑:“来得正好。”
于乾一脸疑惑。
“公文给我,我正有事要吩咐。”
“去召集所有科举考官,我有重要事项宣布。”
于乾迅行动,不多时,众人便齐聚叶轩面前。
“大人,可是关于科举之事?”
有人问道。
“秋闱将至,这是此次乡试的考题。”
叶轩直接展示了考题。
杨乾知等人接过考题,细看之下,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叶大人,这考题……”
“考题有何不妥?”
叶轩平静地望向众人。
杨乾知等人一时无语。
你自己出题,却自己不解?
此题如此之难,
你究竟如何构思得出?
简直是疯狂至极!
如今仅是乡试,
非殿试之比!
你出此难题,意在淘汰所有考生?
究竟有何深仇大恨?
自县试至乡试,考官们屡屡目睹叶轩设难题刁难考生,不禁疑虑重重,叶轩与这群考生莫非真有深仇?
并无深仇。
但那难题又是为何?
若非深仇,他们怎能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