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有富便有贫,这是常理。
只是他从未深思过此等现实。
“老师,大明像这样的贫苦人家,多吗?”
朱雄英声音略显艰难地问道。
“很多。”
“甚至,这才是大明常态。”
“大明仍有许多百姓衣衫褴褛,食不果腹,无家可归,沦为流民。”
“他们生存艰难。”
“至于你在城内所见百姓,已算富足。”
“你之前所见的繁华,不过是富人区的景象罢了。”
“此景难得一见。”
“切莫以偏概全。”
“大明之内,尚有无数百姓正经历极端困苦。”
“并非所有民众都能衣食无忧。”叶轩言道。
朱雄英心情异常沉重,默然不语。
叶轩的话语在他脑海中回荡。
大明之中,仍有无数百姓身处苦难。
他一直以为大明极为强盛,家家富足,甚至有余粮,能过上优渥生活。
却未曾料到,之前所见的繁华仅是少数。
大明所谓的盛世……
而今大明,仍有百姓饥饿难耐,衣衫褴褛。
这样的大明,岂能称为盛世?
第324章朱雄英身为皇族之担当,心怀万民!
朱雄英自幼生于深宫,见识过无数繁华。
然而如此贫困之景,却是初见。
眼前的世界仿佛人间炼狱。
百姓骨瘦如柴,仿佛随时会被寒风击倒,衣衫破旧,难掩身躯。
他们面黄肌瘦,脸上却满是麻木,似乎对寒冷无知无觉。
天气严寒,地上尚有积雪,即便他身着厚衣,仍能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朱雄英一直认为,天下皆如京城般富饶繁华。
未曾想,竟有如此贫苦之民。
叶轩还言,大明多数地区皆是如此。
这给朱雄英带来极大震撼。
本以为大明已是盛世,富饶无比,岂料此景仅在少数繁华之地可见。
多数百姓仍饱受饥饿与寒冷之苦。
朱雄英不禁自问,这样的盛世,真可称为盛世吗?
“老师。”
“这,便是盛世吗?”朱雄英问叶轩。
“盛世……”
要了解当下是否为盛世,要之务是明晰“盛世”的定义。
盛世,通常意味着国家在长时间内维持着繁荣与昌盛,无论是朝廷的文治还是武功,皆达到相当的高度。
盛世的具体表现,涵盖了对内的经济蓬勃展、科技日新月异、思想自由开放、文化灿烂辉煌;对外则体现在军事力量的强大、贸易的昌盛以及广泛的影响力。
大明王朝现今无疑已具备其中的多项特征,因此可以断言,大明正处于盛世之中。
然而,盛世之中亦非人人都能共享富裕,实现全面小康。
叶轩语调平和地阐述着。
朱雄英小脸上写满了困惑。
“共同富裕?”
“小康又是什么意思?”
叶轩解释,小康即指百姓生活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如京城内的多数百姓,虽能饱腹却尚未达到富裕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