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官员们忙得不可开交,双手不停,脚步匆匆。因番邦使臣大量涌入京城,朝廷增派了众多守备士兵镇守巡逻,以防不测,避免国际纷争。身披铠甲、手持兵器的士兵小队在京城的街道上往来巡逻,京城因万邦来朝而空前热闹。
番邦使臣们纷纷觐见朱元璋,献上贡品。大明皇宫大殿气势恢宏,朱元璋身着龙袍,头戴翼善冠,尽显上国皇帝之威严。安南使臣跪伏在地,谦卑地表示愿臣服大明,并献上无数金银财宝以求庇佑。一箱箱金银财宝被抬入大殿,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大殿,彰显出安南的诚意。此外,三佛齐、爪哇、暹罗、百花、真腊、占城等小国亦纷纷献上贡品,皆因畏惧大明的强大实力,生怕成为下一个被征服的对象。
周边的国家几乎悉数到场。
朱元璋望着下方的各国使臣,胸中豪情万丈。
诸国来贺,诸国归顺。
这样的大明,方为真正的上邦。
如此景象,前所未有。
朱元璋内心激荡不已。
昔日,有些国家不愿屈服于大明。
而今,他们却纷纷前来进贡。
诚然,唯有强大的国力,方能令万邦归心。
朱元璋深知这些国家为何突然前来大明进贡。
皆因高丽投降。
这些国家从高丽一战中,见识到了大明军力的强大,因而不敢再与大明为敌,纷纷前来进贡。
“这些国家真是软骨头。”
“往昔我们优待他们。”
“即便给予他们数倍于贡品的回馈,他们也不愿前来。”
“如今感受到大明军力的强大,便都蜂拥而至。”
朱元璋眼中满是轻蔑。
他认为这一切的最大功臣是叶轩。
若无叶轩提出的诸多强盛大明、富庶大明的策略,若无叶轩针对高丽的计谋,大明难以如此富足,更无力攻打他国,高丽也不可能迅投降。
高丽不降,周边国家便不知大明的威慑。
便无诸国来贺。
所以,这一切皆因叶轩。
朱元璋不知,历史上并无叶轩此人,大明需数十年方能造就如此盛世,迎来万邦来朝。
然而,因叶轩的出现,历史巨变。
数十年之功,叶轩一年半载便成。
接见完各国使臣,朱元璋回到寝宫。
“皇爷爷!”
朱雄英见到朱元璋,立刻扑入怀中。
“哎哟!”
朱元璋惊呼一声,随即疼爱地抱起朱雄英,亲昵地说道:
“乖孙儿!”
“今日课业如何?”
“我已完成。”
“皇爷爷,听说京城来了许多金碧眼的番邦人,我想去见识一下。”
小团子眼中闪烁着期待。
“不行。”
朱元璋立刻拒绝,现在局势复杂,小团子不能冒险出宫。
小团子显得失望,明白自己无法外出游玩,也无法见到那些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