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审视着现状。
他们虽已占据东瀛部分地区,并以此为据点,却遭到了东瀛势力的激烈反扑。
大明铁骑固然强大,但毕竟是敌境作战。
他们几乎全天候面临猛烈的攻击。
此刻,不绝于耳的炮声正宣告着敌方的进攻,尽管这炮声实则源自己方。
东瀛与华夏相近。
昔日忽必烈军队横渡大海,以火器重创东瀛。
火器在东瀛长期遭受武士阶层的强烈排斥,犹如欧洲骑士对十字弓的厌恶。
火器的出现,让一个普通的农民也能轻易击败武艺高强的武士。
1544年,葡萄牙商船因台风漂流至东瀛,东瀛人被洋枪的力量所震撼,随后洋枪在东瀛普及。
而今,十四世纪的东瀛尚未广泛接纳火器,对火器极为抵触。面对大明的大炮与火器,东瀛士兵伤亡惨重,难以收复失地。
身处东瀛地界,明军行动受限。
既要防止东瀛夺回土地,又想深入进攻。
八万大军,辅以火器,虽强,却难以迅起全面攻势,只能谨慎试探。
加之皇太子朱标亲临前线,徐达需分兵保护其安全,以免不测。
徐达深感困扰。
若无朱标同行,他可放手一搏。
而今,他不得不分出兵力护卫朱标。
朱标的重要性,远东瀛全境。
故而,他的安全至关重要。
一旦朱标有个闪失,
即便徐达征服东瀛,也难逃重罚。
徐达偷偷望向端坐的朱标,内心暗自叹息。
这位皇太子虽不难相处,
但保护他却颇为棘手。
徐达不敢让他亲临战场,
仅让他在中军帐内指挥。
战场上刀剑无情,
若遭冷箭,伤了皇太子,后果不堪设想。
朱标似乎看穿了徐达的担忧,道:
“徐将军无需顾虑本宫。”
“尽管放手一搏。”
“本宫能照顾好自己。”
徐达:……
他岂敢?
徐达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答道:
“遵命,皇太子殿下。”
徐达心中苦不堪言。
这可如何是好?
粮草虽足,却也难以持久。
“报——!”
此时,一名士兵掀帘而入,双手抱拳禀告:
“燕王遵皇上之命,送来高丽降兵!”
“共计六七万人马!”
士兵声音洪亮,
在场众人皆是一震。
六七万人马!?
他们原本只有八万兵马,而燕王送来的兵马几乎与之相当!
如此一来,他们便拥有十四五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