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头戴翼善冠,身着团龙衮服,龙形张狂,目光如炬,压迫感十足。
他倚金丝楠木龙椅,手肘支于扶手,俯视刘伯温与胡惟庸。
“先稳高丽使臣。”
“虚与求和。”
“再密令燕王,全力击高丽。”
刘伯温之声回荡大殿。
他的建议深得朱元璋赞同。
朱元璋面露笑意,称赞道:“伯温先生,真是智谋过人。”
“那便依伯温先生之计行事。”
“皇……”胡惟庸欲言又止,见朱元璋眼神凌厉,立刻噤声。
“你们退下吧。”朱元璋说道。
计策已定,这两人暂无他用,无需再留。
“臣告退。”刘伯温躬身行礼,随后离去。
胡惟庸望向刘伯温的背影,又偷偷瞥了眼上方的朱元璋,心中不满却不敢言。
朱元璋再次恢复冷漠神情。胡惟庸咬牙拱手:“臣也告退。”他心怀愤懑地离开大殿。
出殿后,他一眼便看见前方的刘伯温。胡惟庸怒火中烧,身为丞相,百官皆对他阿谀奉承,唯有刘伯温与众不同,从不巴结他。平日里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刘伯温在朝堂上有一定地位和威望。但今日,刘伯温不仅不支持他的谋略,其计策还被皇帝赏识,这让他感觉自己被刘伯温智商越,如同小丑一般。刘伯温的行为更让他颜面扫地。
胡惟庸脸色阴沉,心中暗怒:“刘伯温,今日之事我记住了。若让我抓到你的把柄,定不轻饶!”
刘伯温浑然不知自己的行为已激怒胡惟庸,即便知晓,他也毫不在意。他骑马离开皇宫,返回府邸,一脸忧虑。
一日不退隐,危险便一日不消散。
朱元璋如何才能释怀于我?
皇后虽允诺相助,但她终归女子,难涉朝政,唯劝朱元璋耳,其能否被说服,实难预料。
暂且随机应变。
杨宪、李善长之辈的遭遇,令刘伯温心生恐惧。
他渴望远离朝堂,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然朱元璋多疑,岂会轻易放他离去。
刘伯温深感进退维谷。
大殿之上,朱元璋沉思片刻,随即下令:
“传高丽使臣觐见。”
宦官步入,闻令,面露诧异之色,近日朱元璋对高丽使臣置若罔闻,今日此举,颇为反常。
但为臣者,自当遵命。宦官迅回应,前去安排。
接待外使的公馆中,宦官立于高丽使臣前,态度从容。
“诸位使臣,皇上欲见尔等,请随我来。”
高丽使臣初时愕然,继而相视而笑,莫非朱元璋有意求和?
他们满怀喜悦入宫觐见,于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得见大明皇帝朱元璋。
其威严之气扑面而来,令高丽使臣震撼不已。
此乃大明皇帝,气质非凡,非他们小国所能及。
“尔等此行所为何来?”
威严之声自上传来。
“我高丽愿归顺大明,特来朝贡。”
“此乃我国贡品,敬请笑纳。”
言罢,高丽使臣拍手示意,侍从呈上贡品。
高丽人运来数十箱财物。
使臣逐一开启,箱内金光闪闪,尽是珠宝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