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体系逐渐成型。
资本家资本日益累积,机器设备得以扩充与改良。
小工业模式向工场手工业转变,进而演进为大工业时代。
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遍布全球,使世界紧密相连。
“简而言之,工业**将为大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叶轩总结道。
“民众生活与交通将大为便捷。”
“大明将崛起为强国。”
“好!”
“这真是太好了!!”朱元璋难掩喜悦。
但叶轩语气一转。
朱元璋笑容收敛,皱眉问道:“不过什么?”
“需提前做好准备。”叶轩答道。
“蒸汽机的运行依赖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它们能释放大量热能,转化为蒸汽机的动力。”
“大明正迅扩张,攻占殖民地,可提前关注这些资源。”
“掠夺殖民地资源,因为这些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十分宝贵。”
“应从殖民地和国外获取资源,避免耗尽大明本土资源。”
朱元璋闻言皱眉,想起先前的蒸汽提水机,其运作需大量煤炭燃烧以产生热能。
蒸汽机恐怕同样耗能巨大。
他心想,必须关注国外和殖民地的能源,一旦现,便迅占领开采,运回大明。
叶轩接着说:
“再者,需妥善保护蒸汽机技术。”
大明较前世西方国家早两三百年步入殖民统治与工业**之路。
当下大明,科技之进远诸邦。
但此景非恒久。
一旦尖端科技外泄,他国或借此反,造就劲敌。
寻常技艺可予后进之国,而最前沿之科技,断不可泄。
正如现世之核武、航天等尖端技术。
普通技艺可流传,但至关重要之尖端技术,必紧握手中,谨防他国窃取。
即便欲予他国,亦须待该技术更进一步,或其对国家已非关键,且外流无损国家利益之时。
观今之世界,拥核者话语权重,甚可制衡他国。
无核之国,则易受大国核威慑,失却言权。
由此可见,尖端科技于国之大益。
朱元璋深知蒸汽机技术之重,叶轩之言,他铭记于心。
马蹄、车轮、步履之声交织于耳。
雕龙画凤之马车内,微风自窗隙入,驱散热气。
朱元璋凭窗望外,街上行人熙熙,见铁骑护卫之马车,皆避于路侧。
“卿可知高丽近况?”
朱元璋忽问。
未待叶轩应答,他又道:
“锦衣卫报,高丽将崩。”
“五石散之威,乎预想。”
“此物甚是可怖。”
朱元璋语气中满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