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赵伟学一头扎进兵工厂,与厂里经验丰富的师傅们并肩协作。
凭借着他从后世穿越而来的独特经验与知识,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成功研并生产出了手榴弹与地雷。
完成生产后,赵伟学亲自组织了测试。
当手榴弹在远处炸出冲天的火光,地雷将预设目标瞬间摧毁,那强大的威力让在场众人都为之振奋。
赵伟学仔细观察着测试效果,眼中满是欣慰,对这批新武器表示十分满意,当即决定进行大规模生产,以提升部队的战斗实力。
然而,正当大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兵工厂厂长却一脸愁容地找到赵伟学,苦着脸说道:“司令啊,如今咱们兵工厂面临个大难题,严重缺乏人手,尤其是那些有知识、有文化的技术人才。
要是能把这些人都配齐了,我保证兵工厂定能开足马力,为部队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炸弹、手榴弹和地雷。”
赵伟学听闻,心中一沉,深知厂长所言非虚,这确实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思索片刻后,他目光坚定,果断决定率领一营、四营以及炮兵连、机枪连展开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紧接着,他招来彭洪才的侦察连以及情报科的卢正,严肃地命令道:“你们即刻对基地北边的行唐县展开全面侦查,务必摸清日伪军在行唐县的兵力部署情况。”
卢正和彭洪才深知此次侦查任务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们迅召集各自手下的精锐,详细制定侦查计划。
卢正凭借情报科多年积累的人脉和资源,提前收集了一些关于行唐县日伪军的零散信息,为彭洪才的侦察连指明了重点侦查方向。
侦察连分成数个小组,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然潜入行唐县。
他们昼伏夜出,利用各种巧妙的伪装和隐蔽手段,穿梭于县城的大街小巷、日伪军的据点周边。
有的小组负责观察日伪军的巡逻路线和换防时间,有的小组则着重记录兵营、仓库等重要军事设施的位置和兵力分布情况。
与此同时,情报科也没闲着。
卢正动潜伏在县城内的众多眼线,从不同渠道收集日伪军的动态消息。
茶楼、酒馆、集市,这些人群聚集的地方,都成了情报的来源地。
眼线们将收集到的琐碎信息,通过秘密联络方式传递给卢正,卢正再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与侦察连传来的情报相互印证。
经过几天几夜的紧张侦查,一份详细的行唐县日伪军兵力部署图逐渐成形。
彭洪才带着这份凝聚着无数心血的情报,马不停蹄地赶回新山村基地,向赵伟学汇报。
“司令,行唐县的日伪军主要集中在县城中心的兵营和城西的仓库附近。
兵营大概驻扎着一个联队的日军,装备精良,防守严密。
城西仓库那边由一个大队的伪军看守,主要存放着武器弹药和粮草等物资。
另外,县城周边设有多个岗哨,形成了一道外围防线,但岗哨之间存在一些防御漏洞。”
彭洪才一边指着地图详细介绍,一边说道:“司令,卢科长早在许久之前,就已在暗中积极动员技术工人,以及那些有知识的学生和老师们,期望他们能够加入我们新山村基地,壮大我们的力量。”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此次初步估计,愿意响应号召的,大概有四五十个技术工人,还有上百名学生和老师。
并且,他们不少人还会带上家属一同前来,这么算下来,总人数估计能有五六百人。”
赵伟学仔细地听着,不时点点头。
而目光紧紧盯着地图,大脑飞运转,思考着应对之策。
他深知,此次行动既要解决兵工厂缺乏人手的问题,又要尽量避免与日军正面硬刚,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行唐县有不少学校和工厂,里面应该有不少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我们这次行动,目标就是想办法从行唐县把这一批人才带回来,同时顺便捣毁日伪军的部分军事设施,让他们短时间内无暇顾及我们基地。”
赵伟学缓缓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随后,赵伟学开始精心部署行动方案。
他命令一营负责佯攻县城南门,吸引日伪军的主力注意力;四营则趁着混乱,从防御漏洞处潜入县城,直奔学校和工厂,寻找并保护那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护送他们安全撤离;炮兵连和机枪连在县城外围的有利地形设伏,随时准备支援一营和四营,同时对试图追击的日伪军进行火力压制。
各营连的指挥官们领命后,迅回到各自部队,传达任务,组织战士们进行战前准备。
整个新山村基地弥漫着一股紧张而严肃的气氛,战士们纷纷擦拭武器、检查装备,等待着出的命令,看着战士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检查武器装备,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向即将到来的战斗宣誓着决心,赵伟学心中满是欣慰。
他深知,这些战士是新山村基地的希望,是抗击日军的坚实力量。
欣慰之余,赵伟学深知此次行动基地的防御同样至关重要。
他旋即将二营营长周成文和三营营长林海轩叫到指挥所。
待两人站定,赵伟学神情严肃地说道:“部队明日凌晨5点要采取重要行动,在此期间,你们二营和三营务必加强基地的守卫工作,绝不能让日军有可乘之机,防止他们趁机偷袭。”
周成文和林海轩对视一眼,眼中皆是坚定之色,旋即向赵伟学立正敬礼,齐声保证道:“司令放心!我们二营和三营全体将士,必将誓死保卫基地的安全,若有任何疏忽,甘愿受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