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答:“二十八岁。”
巫婆摇头说:“还早着呢!
您现在走的是‘先人运’,不是自己的运势。
得等到五十八岁,才转到你自己的运程,那时才会顺顺当当没波折。”
夏商问:“啥叫‘先人运’啊?”
巫婆解释:“要是祖先做过善事,福气还没享完,后人就跟着沾光;要是祖先做过坏事,灾祸还没算完,后人也得跟着遭殃。”
夏商掰着指头算:“再等三十年,我都老得不行了,快进棺材了。”
巫婆说:“五十八岁之前,会有五年的‘回润期’,稍微能做点营生,但也就勉强不挨饿受冻。
等五十八岁那年,会有大笔钱财自己找上门,不用刻意去求。
您这辈子没做过坏事,下辈子的福气都享不完呢。”
夏商辞别巫婆回家,半信半疑,但还是安于贫困,不敢乱求什么。
后来到了五十三岁,他开始留意验证巫婆的话。
当时正是春耕,他得了疟疾没法种地,病好后又遇大旱,早播的庄稼全枯了。
快到秋天才下雨,家里没别的种子,几亩地全种了谷子。
接着又干旱,荞麦和豆子半死不活,只有谷子没事,后来一场大雨,谷子疯长,收成比往年多一倍。
第二年春天闹大饥荒,夏商家靠这些谷子没挨饿。
这下夏商信了巫婆的话,跟老翁借了点小钱做小本买卖,赚点差价,每次都能小赚;有人劝他做大生意,他不敢。
到了五十七岁,有次修补院墙,挖地挖到个铁锅,掀开锅盖,白气像棉絮一样冒出来,吓得他不敢马上打开。
过了一会儿,气散了,发现瓮里全是白银。
夫妻俩一起搬回家,称了一下,足有一千三百二十五两。
两人私下嘀咕:巫婆说的时间好像有点小误差(本来以为五十八岁来财,结果提前一年)。
邻居的老婆来他家,偷偷看到了银子,回家告诉了丈夫。
邻居眼红,悄悄向县官告发。
县官最贪财,把夏商抓起来逼他交银子。
夏商妻子想藏一半,夏商说:“这钱本就不该我们得,留着反惹祸。”
就把所有银子都交了。
县官拿到钱,怕他藏了,又追查家里的容器,把夏商家的盆盆罐罐都翻了个遍,才放了他。
没过多久,县官调到南昌当同知(副职官员)。
过了一年,夏商经商到南昌,发现县官已经死了。
县官的妻子儿女要回老家,变卖家里的粗重物品,有好几篓桐油,夏商看价格便宜,就买了回来。
回到家后,装桐油的容器有渗漏,夏商把油倒进别的容器时,发现里面有两块白银;挨个检查所有油篓,里面都藏着银子。
称了一下,刚好和之前挖到的那一千三百二十五两数目一样。
夏商从此突然暴富,但他更加主动周济穷人,为人慷慨从不吝啬。
妻子劝他攒钱留给子孙,他说:“我现在做的事,就是在给子孙留财富啊。”
当年告发他的邻居如今穷得乞讨,想开口求助却自觉羞愧。
夏商听说后主动告诉他:“当年的事是我时运还没到,所以鬼神借你的手收走那些银子,怎么能怪你呢?”
于是厚厚地资助了邻居,邻居感动得流泪。
后来夏商活到八十岁,子孙继承家业,好几代都兴旺不衰。
蒲松龄(异史氏)评论说:“生活奢侈过度,就算是王侯将相也难免倒霉,何况普通百姓呢!
活着时暴殄天物,死了连口饭都没得吃,真是可悲啊!
好在夏商父亲临死前悔悟,儿子又能弥补父亲的过错,经历七十年的穷困衰败,最终家族复兴;不然的话,父亲的罪孽连累儿子,儿子再连累孙子,不讨饭到下一代都不会停。
那巫婆是什么人啊,竟然能说破天意的秘密?唉!
真是怪事!”
喜欢聊斋狐妖传请大家收藏:(aiquwx)聊斋狐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