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公子命人把王氏抬到房里护养,打算等她伤好了再休掉。
王氏的兄弟听说妹妹被打,带着一群骑马的壮汉上门兴师问罪;孙公子也召集健壮仆人,手持兵器对峙。
双方叫骂一整天,才各自散去。
王家觉得没占到便宜,把孙公子告上了官府。
孙公子带着护卫进城应诉,当庭审诉王氏的种种恶行。
县官不敢得罪王家,把案子交给儒学教官(广文)处理,想借此讨好王天官。
广文朱先生是世家子弟,刚正不阿,查清案情后怒道:“大老爷以为我是那种龌龊的教官,会勒索伤天害理的钱,去巴结权贵吗?这种乞丐般的行径,我做不出来!”
竟拒绝审理此案,孙公子于是堂堂正正回了家。
王家无可奈何,只好请朋友从中调停,想让孙公子上门道歉。
孙公子死活不肯,双方来回折腾十几次也没谈拢。
王氏的伤渐渐好了,孙公子想休了她,又怕王家不收,只好暂时维持现状。
自从妾室无病失踪、儿子夭折,孙公子日夜伤心,想找到奶妈问问详情。
想起无病临死前说“逃于杨”
,附近有个杨家疃,怀疑她曾躲在那里,去打听却没人知道。
有人说五十里外有个杨谷,派骑马的仆人去问,果然找到了奶妈和孩子。
孩子身体渐渐康复,父子相见,抱头痛哭。
王氏听说孩子还活着,气势汹汹地冲出来,准备辱骂无病。
孩子正哭着,一睁开眼看见王氏,惊恐地扑进父亲怀里,像要躲藏。
孙公子抱过孩子,发现他已经气绝,急忙呼唤,过了很久才苏醒。
孙公子怒道:“不知道你怎么虐待他,才让我儿怕成这样!”
立刻写下离婚书,把王氏送回娘家。
王天官果然不收,又把她抬回孙家。
孙公子不得已,带着儿子另住一院,不再与王氏往来。
奶妈这才把无病逃亡的详情告诉孙公子,他这才醒悟无病原来是鬼。
孙公子感念她的情义,把她的衣鞋下葬,立碑题为“鬼妻吕无病之墓”
。
不久,王氏生下一个男孩,却因婴儿双手绕颈窒息而死。
孙公子更加愤怒,再次休妻,王家又把她抬回来。
孙公子只好向更高的官府告状,却因王天官的权势,始终无人受理。
直到王天官去世,孙公子持续上告,官府才判王氏永远回娘家,不得再嫁孙家。
孙公子从此不再娶妻,只纳了个婢女。
王氏被休回家后,凶悍的名声传得很响,过了三四年,都没人敢来提亲。
她终于后悔了,可一切已无法挽回。
孙家有个老奶妈碰巧到王家,王氏好吃好喝招待她,对着她流泪,看那意思,似乎还念着前夫。
奶妈回去告诉孙公子,他只是笑笑,没当回事。
又过了一年多,王氏的母亲也去世了,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妯娌们都嫌弃她,王氏越发没了着落,整天以泪洗面。
有个穷书生死了老婆,兄长打算陪送丰厚嫁妆把她嫁过去,王氏却不肯。
她常常私下托往来的人给孙公子带话,哭着说自己后悔了,孙公子始终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