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御史家的仆人,有回在集市上站着,冷不丁过来个穿得挺体面的男子跟他搭话。
俩人才聊了一会儿,那男的就问起他主人姓啥、当啥官、家里啥背景,仆人都一五一十说了。
这男的自称姓王,说自己是公主府里的亲信。
聊得熟络了,王某就说:“官场里弯弯绕绕的,有点地位的人都得找个靠山,你家主人现在投靠的是哪位贵戚啊?”
仆人说:“没投靠谁呢。”
王某摇摇头:“这就是舍不得小钱,以后可要吃大亏的!”
仆人问:“那该投靠谁合适呢?”
王某说:“公主待人可有礼了,最能庇护官员。
之前有个侍郎就是通过我牵线,才搭上公主的关系。
你家主人要是肯花一千两银子准备份厚礼,我带他去见公主也不是啥难事儿。”
仆人一听挺高兴,问王某住哪儿。
王某随便指了指旁边的院子,说:“咱天天住一条巷子,你不知道啊?”
仆人回家就把这事儿告诉了御史,御史觉得这也是个机会,马上准备了丰盛的酒席,让仆人去请王某。
王某痛痛快快就来了,吃饭的时候,把公主的脾气性格、日常起居说得明明白白,还特意说:“要不是看在同巷邻居的情分上,就是给我百两银子打赏,我也不会这么跑腿受累。”
御史听了,对他更是佩服得不行。
临走的时候,两人约定好了后续的事儿,王某说:“你只管把礼物备好,我找机会在公主面前引荐,早晚给你捎来好消息。”
过了几天,王某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登门,穿得那叫一个光鲜,派头十足。
他对御史说:“您赶紧收拾行李出发吧。
公主最近事儿多,登门拜访的人从早到晚不断,难得有个空当。
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您得赶紧去,错过了可就见不着了!”
御史连忙拿出贵重的金银礼物,跟着王某出发了。
两人拐了好几道弯,走了十多里地,才到了一个看着挺气派的院子,王某说这就是公主府。
御史下马恭敬地等着,王某先捧着礼物进去了。
等了好半天,王某出来大声喊:“公主召见某御史!”
立刻就有好几个人接力传呼通报。
御史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进去,只见正屋堂上坐着个美人,长得跟仙女似的,穿的衣服华丽得直晃眼;旁边站着的婢女个个穿着锦绣衣裳,整整齐齐排成一排。
御史赶紧跪下磕头行大礼。
公主让人传话,让他在屋檐下坐着,有人用金碗端来茶水。
公主随便说了几句安抚的话,御史就恭恭敬敬地退出来了。
临走时,府里传出话来,赐给他缎面靴子和貂皮帽子。
御史回到家,对王某感激得不行,拿着名片就去道谢,结果到了地方发现大门紧锁,屋里根本没人。
御史心想可能他跟着公主办事还没回来,可连着三天上门,都是铁将军把门。
派人到之前说的“公主府”
打听,发现那儿也是大门紧锁;问附近的住户,都说:“这地儿从来没住过什么公主。
前几天倒是有几个人租了房子住,不过已经走了三天了。”
仆人回来把情况一说,主仆俩只能自认倒霉,耷拉着脑袋叹气。
还有个副将军,带着钱财进京,想谋个更高的军职,正愁没门路呢。
一天,来了个穿裘皮大衣、骑高头大马的人拜访,开口就说:“我内兄是皇上身边的近侍。”
喝完茶,这人把副将军拉到一边说:“眼下有个某处将军的空缺,您要是舍得花大钱,我让内兄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这职位准能拿下,就算后台再硬的人也抢不走。”
副将军有点怀疑这人胡吹。
那人说:“这事儿别再犹豫了!
我不过是想从内兄那儿分点小钱,您的钱财我压根不惦记。
咱定好具体数目,写个纸条当凭证。
等您被皇上召见了,再实打实给钱;要是没办成,您的钱还在兜里,谁能抢走?”
副将军一听,觉得不吃亏,就动心答应了。
第二天,这人又来带他去见“内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