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子后面隐约有女眷在偷看,突然一阵风把帘子掀开,露出个刚成年的姑娘,长得那叫一个漂亮,见过的人里没谁能比。
原来这是葛家千金,小名叫良工,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早就是远近闻名的才貌双全的美人。
温如春这一见,心里又动了情,回家就让母亲请媒人去提亲。
可葛老爷嫌弃温家家道中落,直接回绝了。
良工自打听过温如春的琴声,心里就偷偷喜欢上了,总盼着能再听他弹一回;温如春碰了钉子,也没了心气,再也没登过葛家的门。
一天,良工在园子里捡到张折起来的旧纸片,上面写着首《惜余春》的词。
她反复读了好几遍,越看越喜欢,就把纸片揣回闺房,拿锦缎信纸工工整整抄了一遍,放在桌上。
可过了一会儿再找,纸竟不见了,她以为是被风吹跑了,也没多想。
可巧葛老爷经过女儿闺房门口,捡到了那张词笺。
他以为是良工写的,觉得词里满是情啊爱啊的,有点放荡,想烧掉又舍不得直接骂女儿,就急着要把良工嫁出去。
正好邻近郡县有个刘方伯的儿子来提亲,葛老爷对刘公子第一印象还行,但想先看看人品。
刘公子穿着华丽的衣服来拜访,长得确实端正秀气,葛老爷挺高兴,摆了宴席热情招待。
结果公子告辞时,座位底下掉了一只女式绣鞋。
葛老爷一看就觉得这小子轻浮不正经,把媒人叫来当场说了这事。
刘公子急得直喊冤枉,可葛老爷根本不听,直接回绝了这门亲事。
再说之前,葛家有个珍贵的绿菊品种,从不外传,良工偷偷在自己院子里种了几株。
温如春家院子里的菊花,突然有一两株开出了绿花,文友们听说后都来参观,温如春也把这绿菊当宝贝。
一天清晨他去花田查看,在田边捡到一张写着《惜余春》词的信纸,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哪儿来的。
因为词里多次提到“春”
字,和自己名字一样,越想越奇怪,就在纸上用红笔写了些带点玩笑的评语。
赶巧葛老爷听说温家绿菊变异,好奇地来他书房探访,看见这张信纸就拿起来读。
温如春因为评语有点轻佻,慌忙抢过来揉成一团。
葛老爷虽然只看到一两句,却认出这就是之前在闺房门口捡到的词笺,顿时起了疑心,连绿菊的花种都怀疑是女儿良工偷偷送给温如春的。
回家后他告诉夫人,让夫人逼问良工。
良工委屈得直哭,说自己根本没写过这词,可又拿不出证据自证清白。
夫人担心事情传出去不好听,寻思着不如顺水推舟把女儿嫁给温如春。
葛老爷同意了,派人去温家提亲。
温如春简直喜出望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天他大摆宴席,以绿菊为题请宾客们聚会,又是焚香又是弹琴,闹到深夜才散。
夜里回房睡觉,书斋里的小童子突然听见古琴自己响起来了,一开始以为是仆人开玩笑,仔细一看屋里根本没人,赶紧禀告温如春。
温如春亲自去查看,发现琴真的在自己发声,却看不出什么名堂。
温如春发现琴声响得不对劲,生硬又卡顿,像是有人在模仿他弹琴却没练熟。
他点上灯突然推门进去,屋里却啥也没看见。
等他把琴抱走,整夜都安静了。
他琢磨着可能是狐仙作怪,估计是想跟他学琴,于是每晚弹一曲,还把琴弦摆好任其拨弄,就像老师教学生似的,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