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当夜,寿春城中已暗流涌动。
月光被乌云遮蔽,只有零星灯火在黑暗中闪烁。
杨宏府邸内,烛火通明。
已经投靠朝廷的杨壁悄悄入城,披着深色斗篷,与族叔杨宏密谈。
“叔父,大势已去矣。”杨壁苦劝道,声音压得极低,“刘昆大军四十万围城,我军只剩十万疲兵,如何能守?不如早做打算。”
杨宏长叹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为叔何尝不知?只是陛下……唉!”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挣扎之色,“你与汉军接触,他们真能保我杨家安全?”
“徐将军亲口承诺,蒋子翼先生也以人格担保。”杨壁凑近些,低声道。
“况且大将军向来重视招抚,叔父若能在城内策应,献城之功,必得重赏。”
杨宏闭目沉思良久,终于重重地点头,仿佛下定了决心:“好!你暗中联系汉军,为叔自有安排。”
三日后,刘昆亲率大军抵达了寿春城外。
汉军连营十数里,旌旗蔽日,鼓角相闻,将寿春围得铁桶一般。
士兵们忙碌地搭建营帐,炊烟袅袅升起,战马的嘶鸣声此起彼伏。
刘昆在中军大帐召集众将议事,徐晃、张辽、皇甫嵩等领军大将皆在列,谋士天团更是齐聚一堂。
帐内烛火通明,人人面色凝重。
“寿春城高池深,强攻难免伤亡惨重。”许攸先言,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过,“不如暂停攻城,改为围而不攻,待其粮尽自溃。”
郭嘉却摇头,眼神锐利:“夜长梦多。袁公路虽困,但江东孙策明显已成我军敌对,荆州刘表态度暧昧,拖延恐生变故。当以雷霆之势破城,震慑四方。”
正当众人议论时,亲兵来报:“启禀大将军,城内送来了一封密信。”
须臾,刘昆展开了密信,阅毕后面露喜色:“好!杨宏愿为内应,三日后子时,杨家控制的西门会迎接我军入城!”
贾诩谨慎地捋着胡须:“恐防有诈。”
许攸阴阴一笑,建言道:“可令杨宏送其家眷出城为质,以示诚意。”
刘昆颔,目光炯炯:“子远所言极是。”
随即下令,“告知杨宏,他若真心归顺,便送其家眷出城。功成之日,本侯必不负他!”
两日后,杨宏果然秘密送出了自家家眷。
刘昆厚待之,并定下了详细攻城计划。
军事地图铺满整个案几,各将领分工明确,人人神情肃穆。
然而就在约定当夜,袁术似乎察觉异常,突然下令全城戒严,调纪灵亲自镇守西门。
城墙上火把通明,守卫增加了数倍,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杨宏急忙派人出城报信,将这一变故迅告知了刘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