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我们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不就变成外国人的了?“
兄弟俩的争论引来了其他管理人员。
会计老王推了推眼镜。
“从财务角度看,这笔投资能解决我们扩大规模的全部资金需求。但外资控股确实是个隐患。。。“
技术员小李则持不同意见。
“绿禾有国际一流的技术,如果能学到手,对我们长远展大有好处。“
众人七嘴八舌,意见不一。
最后苏建国拍板。
“这样,明天开全体社员大会,让村民们一起决定。“
当晚,苏建国辗转难眠。
他披衣起床,来到院子里抽烟。
月光下,蔬菜基地的大棚反射着银光,一排排整齐划一。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从最初的小菜摊,到现在的规模,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爸,还没睡?“
苏明强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
“睡不着啊。“
苏建国叹了口气。
“明强,你说这外资该不该引进?“
苏明强沉默了一会儿。
“我在监狱里认识一个人,以前在外企干过。他说外资就像老虎,用好了能看家护院,用不好会反噬主人。“
这个比喻让苏建国陷入沉思。
第二天上午,合作社全体大会在村委会召开。
三百多名社员把院子挤得水泄不通,连墙头上都坐满了人。
苏建国详细介绍了绿禾集团的提议,然后让大家自由言。
场面顿时热闹起来,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我不同意!“
赵老四第一个跳出来,脸红脖子粗地喊道。
“咱们中国人自己的产业,凭啥让外国佬插手?“
但年轻一代的想法不同。
刚从农校毕业的张小明反驳道。
“四叔,您这是老思想了!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是潮流。有了这笔钱,咱们能买最先进的设备,把产品卖到国外去!“
老支书拄着拐杖站起来,咳嗽了两声。
“我说两句。钱固然重要,但不能为了钱丢了骨气。咱们合作社能有今天,靠的是团结一心。要是让外资控股,以后谁说了算?“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时,一个意外的声音打破了局面。
“我支持引进外资。“
众人回头,现说话的是苏明强。
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人此刻站得笔直,声音清晰。
“但不是以控股为条件。我们可以让绿禾参股,比如2o%,同时签订技术转让协议。这样既得到资金和技术,又不会失去控制权。“
这个折中方案让现场安静下来。
苏建国眼前一亮,儿子的建议确实高明。
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讨论,最终投票表决。
以65%的多数通过了有条件引进外资的决议。
苏建国将代表合作社与绿禾集团进一步谈判,底线是外资持股不过2o%,且不干涉经营管理。
会议结束后,苏建军仍有些闷闷不乐。
“哥,我还是担心。。。“
苏建国拍拍弟弟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