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见孟宾于躬身认输,连忙上前一步,双手轻轻扶住他的手臂,语气谦和却透着笃定的力道:“孟相公言重了。南北文风本无高下之分,不过是生长的山河不同、看景的心境各异罢了——您笔下的‘明月夜舟渔父唱’,藏着江南水乡的温润灵秀,恰如汴河春日的碧波轻漾;我这‘中原千里暮云低’,带着北地山川的苍劲雄浑,好比大河秋日的汛浪奔腾。咱们写的都是汴河景致,只是各取一面,何来‘差了风骨’,又何来‘输赢’之说?”
这番话既肯定了孟宾于的才情,又点透了“文风无优劣”的本质,樊楼内顿时响起一片赞同的赞叹声。此前那位捋须的年长士子再度开口,声音里满是赞许:“杨相公这话在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今日两位的诗,一个写活了‘汴河之韵’,一个写透了‘汴河之魄’,若能合在一处,才是完整的汴河秋景,哪里分得出高下?”
孟宾于望着杨骏眼中坦荡的笑意,心中最后一丝因“挑战”而起的拘谨也烟消云散。他朗声一笑,对杨骏道:“杨相公这般胸襟,孟某自愧不如。既如此,孟某倒想斗胆再添两句,续上杨相公这雄浑之景,也算咱们今日‘南北合璧’,不负这汴河秋色,不负这场相逢!”
“固所愿也!”杨骏欣然颔,当即抬手示意掌柜:“快,再铺一张宣纸来!”
掌柜不敢怠慢,连忙取来新的宣纸铺展平整,又重新研了墨。孟宾于接过笔,这次却没有半分犹豫,笔尖落纸时带着此前没有的洒脱畅快,墨痕在纸上流转间,两句诗已跃然纸上:“漕舟载粟通千里,稚子嬉风满岸堤。”
写完,他放下笔,侧过头看向杨骏,眼中满是笑意:“杨相公此前说,汴河乃京城命脉。孟某方才观汴河漕船往来,又见岸堤上孩童嬉闹,便补上这‘漕运民生’的景象——如今才算真正懂了杨相公笔下‘中原’二字的真意,不只是山河壮阔,更有这人间烟火的安稳。”
杨骏凑上前一看,读罢这两句,当即抚掌赞叹:“好!‘漕舟载粟’写活了汴河的‘用’,‘稚子嬉风’写暖了汴河的‘情’,有了这两句,我那两句‘秋景苍劲’才算有了根基,真正成了有血有肉的汴河秋图!”
郭荣坐在一旁,看着二人携手续诗的场景,嘴角笑意更浓,对王朴道:“这才是切磋的真意——不是争个你高我低,而是相互成全,让好景致、好文字都更添光彩。今日这樊楼一行,值了!”
王朴笑着点头,目光扫过楼下汴河——此时夕阳已沉至远山,暮云低垂,将水面染成一片金红,漕船的帆影在暮色里渐次模糊,岸边的孩童仍在追逐打闹,柳丝晃着最后一缕霞光。他轻声道:“陛下您看,这汴河秋景,不正是杨大人的‘中原暮云’,裹着孟相公的‘稚子嬉风’?有山河壮阔,有民生鲜活,这才是我大周的气象啊。”
郭荣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眼底满是动容,缓缓点头:“你说得对,江山与百姓,本就该这般融在一起。”
就在这时,马延鲁已将杨骏与孟宾于的诗句连缀起来,清了清嗓子,在摇曳的烛火下重新诵读:“汴水一湾秋色冷,中原千里暮云低。山冈叠叠堆坡坨,溪濑潺潺泻清泚。漕舟载粟通千里,稚子嬉风满岸堤。”
诗句传开时,暮色已漫进樊楼,掌柜连忙吩咐伙计点上烛火。跳动的烛光照着案头纸上的字迹,也映着满座人含笑的脸庞,连空气里都飘着几分文墨交融的暖意。掌柜忽然想起方才少东家特意交代的话,心下一动,壮着胆子上前两步,对着杨骏拱手笑道:“杨相公,今日您与孟相公的诗作珠联璧合,满座都瞧着您诗兴正浓。小人斗胆问一句,您之前在咱们樊楼随口吟过半阙《沁园春雪》,当时听得众人意犹未尽,今日何不趁这雅兴,将后半阙补上?也让咱们樊楼沾沾您的文气,留个传世的念想。”
这话一出,满座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杨骏身上。有听过那半阙词的士子连忙附和:“对啊杨相公!上次您那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至今还在我等口中流传,今日若能听得全章,真是此生幸事!”
孟宾于本就好奇地望向杨骏,显然对这让北地士子念念不忘的词作满心期待。身旁一位熟悉樊楼的士子见状,忙凑上前来解释,语气里满是赞叹:“孟相公有所不知,杨相公这半阙《沁园春雪》,可是咱们樊楼两年来的‘绝对’!自打两年多前杨相公在此即兴吟出,满京城的文人墨客都曾试着续写下阕,可始终没人能接住那股雄浑气魄,到如今仍是独留上阙,无人能对呐!”
“哦?竟有这般厉害?”
孟宾于与马延鲁闻言,神色皆是一诧,对视一眼后,连忙追问:“那这上阙如今在何处?能否让我二人一观?”
掌柜的对孟宾于二人初入楼时的轻慢仍存芥蒂,如今见他们追问《沁园春雪》上阕,正好借机再挫一挫二人的锐气。他嘴角噙着几分淡笑,抬手朝大堂东侧一指,语气带着几分自豪:“二位先生要看,那便请看——墙上端端正正裱着的,就是咱们樊楼两年来的‘第一名作’,也是杨相公当年留下的《沁园春雪》上阕。”
孟宾于与马延鲁顺着掌柜所指的方向望去,这才注意到那方悬挂在显眼处的字画——宣纸已微微泛出岁月的淡黄,上头的字迹却依旧力透纸背,笔走蛇舞间满是豪迈气势。二人连忙快步上前,凑近细看,只见墨色浓淡相宜的词句在纸上铺展: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