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还很稚嫩,经验不足,但他们身上洋溢的朝气和对新政权的认同感,是我未来行政班底的希望所在。
一个高效、廉洁、忠诚于我的官僚体系,正在艰难地破土而出。
当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眼前的这点生机,还十分脆弱。
汉中的经济基础依然薄弱,物资匮乏的问题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
士族虽然遭到了沉重打击,但其残余势力和盘根错节的影响力,并未完全肃清,随时可能死灰复燃。
五斗米教虽然暂时蛰伏,但其在民间的深厚根基和张鲁残余势力在外勾连的潜在威胁,始终是悬在我头顶的利剑。
外部的环境更是险恶,北面的曹操绝不会坐视我在汉中坐大,
东面的刘备对我占据这块战略要地更是如鲠在喉,
南面的孙权虽远,但对我这个“背盟者”恐怕也早已心生警惕。
前路,依旧布满荆棘,挑战无处不在。
但是,看着城下这片经历血火洗礼后,正顽强地焕出新生机的土地,我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和力量。
医、工、文,这三驾马车,虽然才刚刚起步,但已经开始展现出它们改造社会、凝聚力量的巨大潜力。
我的核心团队,
徐庶的运筹帷幄,孙尚香的武力保障与日渐成熟的协作意识,张春华的惊艳才智,
石秀和玄镜台的无孔不入,老吴和锦帆卫的忠诚勇猛……
他们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光热,成为了我推行新政最坚实的依靠。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军心已经初步归附,民心正在逐步凝聚。
新政的根基,经过这场风雨的淬炼,已经比最初强占城池时,牢固了许多。
我深吸一口清晨微凉的空气,胸中充满了激荡的情绪。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古人的诗句,此刻在我心中回响。
汉中的局面,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但这一步,我们已经迈出,并且站稳了脚跟。
接下来,便是要让这新生的政权,继续扬帆起航!
我需要更多的技术突破,
需要引进更多的人才,
需要积蓄更强的力量,
才能应对未来的惊涛骇浪,
才能实现那个遥寄相思时在心中描绘的“崇文之梦”,
才能将远方的知己与战友都接来身边,共同建设这片根据地,最终……
去逐鹿那更广阔的雍凉之地,乃至整个天下!
目光越过南郑的城郭,投向那连绵起伏的秦巴山脉,我的眼神锐利如鹰。
生机重现,新政扬帆!
这汉中的故事,才刚刚翻开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