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693章 考功初试量才录用(第3页)

第693章 考功初试量才录用(第3页)

我心中微微一动,这名字我记得。

正是前些时日,那位自己找上门来,精通医术,又在医署初建中展现出不凡条理性和管理能力的女子。

“她也参加了考功?”我有些意外。

“正是。”

徐庶点头道,

“起初我也有些诧异,毕竟她在医署那边做得很好。

但她坚持报名,我便允了。

没想到,她不仅医术了得,于这庶政杂务,竟也颇有天赋!”

我仔细看着她的答卷。

户籍整理,条理清晰,分类明确,甚至还用简单的符号标注了重点,一目了然。

田亩分配,计算精准,考虑周全,不仅符合原则,还兼顾了特殊情况下的变通。

民事纠纷的判别,引述律法条文虽然还略显生涩,但逻辑严密,情理法兼顾,判词简洁有力。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对邸报上“统一五铢”政策的解读。

她不仅阐述了政策的必要性,分析了可能遇到的阻力,甚至还提出了几条颇具见地的建议,

比如如何加强市场监管,如何利用官府储备调节物价,如何向民众解释新币的好处等等。

“此女心思缜密,见识不凡,且条理清晰,实乃难得的内政管理人才。”

徐庶赞叹道,“属下以为,仅仅让她负责医署事务,未免屈才了。”

我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张春华的聪慧和能力,确实出了我的初步预期。

她不仅拥有专业的医学知识,更具备了相当出色的逻辑思维、组织管理和文字能力。

这样的人才,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值得重点培养的对象。

“元直所言甚是。”

我放下试卷,“既然她于庶政也有兴趣和才能,那便不能埋没。

你看着安排,可以在户曹或者法曹给她一个合适的职位,先从协助你处理文书、整理卷宗开始,多加历练。

医署那边,也要另寻合适人选接替,或者让她暂时兼顾,待新人上手后再完全移交。”

“属下明白。”徐庶应道,

“除此之外,还有几位军中识字的校尉、屯长,以及两位寒门出身的读书人,表现也颇为优异,皆可录用。”

“好!”我心中一阵快意,

“将所有合格者名单张榜公布,并尽快安排他们到岗。

薪俸待遇,参照军功授田的等级标准,务必让有功者、有能者,得到应有的回报!”

“遵命!”

这次小规模的考功,虽然在整个汉末乱世的洪流中,只是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但对我而言,却意义非凡。

它不仅为我初步解决了人手短缺的困境,

更重要的是,它向整个汉中,乃至更远的地方,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在我陆昭治下,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这无疑会触动更多有才华、有抱负,却被埋没在底层的人的心弦。

虽然他们现在可能还在观望,还在犹豫,但希望的种子一旦种下,迟早会生根芽。

看着徐庶离去的背影,我仿佛已经看到,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完全忠于我的行政班底,正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一点点地,初具雏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